【舞台追光·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
这张秧歌剧《兄妹开荒》的剧照非常有名,既表现了中国戏剧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摄影的经典之作。它不但一直挂在延安杨家岭中共中央办公厅旧址的飞机楼一楼餐厅,作为在这里召开的延安文艺座谈会的重要收获来展示,而且还在网上广泛传播,蕴含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具有积极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翻身农民成了艺术作品的主人公,为中国戏剧人物画廊增添了从来没有过的崭新形象
1943年2月5日正是春节。由鲁迅艺术文学院师生们组成的秧歌队在延安城南门广场举行文艺演出,他们用陕北秧歌形式创作了一批作品,庆祝新年。延安电影团专门把这一盛况拍成了纪录片《延安秧歌运动》。摄影师吴印咸把《兄妹开荒》演出的精彩瞬间定格成为这幅照片。
在它的前景中,饰演哥哥的小伙子是鲁迅艺术文学院教师王大化,饰演妹妹的姑娘则是该校一年级学生李波。最抓人眼球的首先是他们的戏服。王大化头扎白羊肚毛巾,上穿白褂,下穿旧而肥大的棉裤,系着大腰带。李波也是戴头巾,身穿小花袄。两人这一身打扮和陕北边区农民一模一样。其次是他们的道具。王大化扛着锄头,李波挑着有水罐的担子,也都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必备品。还有他们的动作,边唱边跳,大开大合,奔放流畅,动感十足,把农民挥锄开荒、送饭下地的情景化作艺术语言。而他们的表情显然是妹批评兄,要去报告区长,兄慌忙拦住妹的一刹那。可见,两人将文艺表演与生活情景几乎融为一体,既把土得掉渣的陕北民间传统秧歌升华为艺术化的秧歌剧,又使艺术化的秧歌剧接地气,贴生活,进而表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翻身农民成了艺术的主人公,为中国戏剧人物画廊增添了从来没有过的崭新形象。
《兄妹开荒》应该是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最早一部表现人民思想并且获得成功的秧歌剧。这部剧的编剧就是王大化、李波以及路由,讲述在1943年春天(也就是演出的当时),兄参加会议,听了区长讲话后,立志学习劳动英雄,干劲冲天,第二天一早就下地开荒。为此,妹要给兄送茶饭。兄见状故意装作懒汉,跟她开个玩笑,结果惹来妹的不满和批评。最后,兄妹和好,进行开荒比赛,“要非常努力加紧地来搞生产,向劳动英雄看齐”。这里不但反映了当时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的现实,而且还传达出劳动不再是艰苦劳作,而是光荣之举,可以成为英雄,获得表扬,激发荣耀。这种崭新的劳动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形成的新风尚。
观众围在广场中央,从四面八方不同角度欣赏演出,与演员产生最直接的审美交流
这幅剧照的主角并不只是在广场中央的艺术家,而且还有他们背后的观众。那密密麻麻的男女老少几乎占满了整个画面,这样的构图鲜明地表现出观众也是主人公。仔细看去,画面中戴军帽的是八路军战士,扎头巾的是农民,戴眼镜的当然是知识分子,其中应该还有工人。前排的席地而坐,中间的袖手而站,后面的干脆坐在山坡上,漫山遍野,人山人海。两万多各界军民都在认真看戏。他们的成分就如毛泽东主席说的:“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有意思的是,他们是在演员的背后观看表演的。这说明当时延安城南门广场的演出是开放的,观众是围在广场中央的旁边,从四面八方的不同角度欣赏演出。这种观看形式彻底地打破了戏剧艺术的第四堵墙,使观众和演员几乎零距离,进而产生最直接的审美交流,互动更密切,气氛更热烈。
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本质就是人民的,所以全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都以劳动为荣,都积极参加劳动,投身到打破敌人封锁的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中。为此,毛泽东、朱德扛着锄头去种菜,周恩来、任弼时也亲自纺纱织布。一时间,劳动风靡延安及陕北。中共中央不但表彰劳动英雄,而且还在杨家岭中央大礼堂宴请劳动英雄,对劳动英雄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号召人们学习劳动英雄。广大人民群众也积极响应,又不断涌现出新的劳动英雄。秧歌剧《兄妹开荒》艺术地反映根据地这时的生活和生产,并且把“发展生产,自力更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思想巧妙地融化在唱词中,轻松地传递给广大观众。劳动光荣带来了劳动快乐,劳动快乐促使兄妹主动劳动,互相竞赛。于是,整部剧充满了欢乐情绪,风格明朗。所以,它不但塑造了翻身农民的新形象,而且还表现了他们热爱劳动的新观念以及“愉快、热烈地劳动”的新气象。
人民艺术家创作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作品必然能够打动人民之心
吴印咸在拍摄这个镜头时是很讲究的。他聚焦于王大化演的哥哥,拍摄他的正面表情,以突出其主角的地位。而李波则通过一个侧脸造型来交代配角身份。这样就细腻而准确地表现出剧中人物的主次关系。他还渲染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气氛。人们看得喜笑颜开,津津有味。比如,坐在第一排的那个女观众,笑得嘴都合不拢了。其实,与她相似的还有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据李波回忆,毛主席在看戏时并不在意当时被风吹得四处飞扬的黄土,用手扒开旁边人给他捂上的大白口罩,“只是兴奋地张着嘴哈哈大笑”。
此后,鲁迅艺术文学院秧歌队又连续在杨家岭、中央党校、文化沟、联防司令部等处表演,在延安掀起了秧歌运动的旋风,并且逐渐风行到各个抗日根据地。最后,连国民党统治区也赞扬起《兄妹开荒》了。王大化因此成为延安知名度最高的明星,获得了大量忠实的观众。他每到一地演出,就会有许多老百姓跟着去,呼朋唤友,说“去看王大化!”以至于陕北根据地的一些企业充分利用王大化的知名度,打出王大化招牌来推销产品,于是出现了“王大化牌肥皂”“王大化牌香烟”等。忠实观众的出现和借用王大化之名进行品牌营销都是文艺传播中效应显著的表现,都是受众作用的彰显。可见,那时延安的时髦也不输当下。它昭示了一个文艺作品若是没有受众,就会失去存在的价值而毫无意义;而广大受众的热烈欢迎,就是对作品的最高褒奖。人民艺术家创作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作品必然能够打动人民之心,获得人民的热爱!这个道理至今还没有过时。
践行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的成功作品
王大化在创作这部剧之前曾经主演过苏联名剧《马门教授》,饰演马门洛克医生。促使他从热心外国名剧表演到积极创作本土戏剧的转变与飞跃的原因正是延安文艺座谈会。王大化全程参加了座谈会。他聆听了毛泽东主席的讲话。毛主席不但指出了“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方向,而且还结合自身经历,提出了文艺家要深入生活,熟悉生活,改造思想感情,与人民打成一片的创作建议。他说:“我们知识分子出身的文艺工作者,要使自己的作品为群众所欢迎,就得把自己的思想感情来一个变化,来一番改造”。他又说:“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
在吴印咸拍摄的参会人员大合影中,王大化站在最后一排的最右边。会后,王大化的创作思想发生了根本变化。他认真贯彻毛泽东的讲话精神,努力转型,深入生活,亲自采风,直接找到边区开荒劳动英雄马杏儿及其父亲马丕恩了解情况,并且运用陕北人民喜闻乐见的秧歌加以表现,创作出了《兄妹开荒》。
该剧的成功就是践行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成功,它在当时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在当下也有积极的现实意义。王大化在1944年陕甘宁边区文教大会上,被评选为甲等文教英雄,在1945年边区群英大会上又被评为甲等模范文化工作者。这表明他就是延安文艺界的劳动英雄。《兄妹开荒》的成功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坚定了他在为人民而艺术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信心。1945年,他首次导演了引起更大轰动的歌剧《白毛女》,成为中国革命文艺的代表作。1946年12月21日,他带领创作组成员去东北体验生活,在齐齐哈尔到讷河的路上,因道路颠簸,从车上坠地而遇难。后来,经过毛泽东主席的批准,中共中央东北局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用生命来践行人民艺术家为人民创作的理论,所以他的作品必然为人民所爱,必然成为经典。而这幅剧照的摄影者吴印咸也因为把镜头对准了人民,也被誉为人民摄影家,他的作品也获得了不朽的生命,至今依然熠熠生辉。
(作者:王建平,系广西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所长、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