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2日 星期日

    节粮崇俭代代传

    ——记全国最美家庭蔡学岭家庭

    作者: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戚 晨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2日 02版)

      在湖北襄阳退休干部蔡学岭的家中,一副对联格外醒目——“铁饭碗靠的是真本事”“万吨油装不满漏砂锅”,横批“自食其力”。这句话提醒着蔡学岭克俭持家,被当作家训传承了近40年。

      蔡学岭童年生活条件艰苦,顿顿吃萝卜白菜,拿红薯当饭吃,加点小米就算佳肴。家里还有两个弟弟和两个妹妹。家大口阔,吃饭成了头等大事。“每人每年200多斤粮票,平均下来一个人一天分不到1斤,根本吃不饱。”蔡学岭感慨,12岁生日那天,奶奶费尽周折找邻居借了一碗大米,做出一小罐米饭。因为不忍看到弟弟妹妹眼巴巴馋坏的样子,蔡学岭把米饭分了一起吃,狼吞虎咽吃了个精光。至今,那米饭的香味仍是蔡学岭最难忘的生日记忆。

      分田到户后,家中第一次有了余粮。过年时,父亲当着几个子女的面写下了那副节俭持家的对联,提醒全家人,有余粮也不能忘了过去的苦日子,任何时候都不能浪费粮食。

      蔡学岭的父亲在世时常用古诗教育全家人:“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老人家习惯右手拈菜,左手在筷子下兜着,小心翼翼地夹菜,生怕掉在地上。

      起初,孙子们每每看到还笑话老人家动作不雅。不过他自有一番道理:“我这样做是怕夹起的饭菜洒落了。这动作是不好看,但绝不会浪费啊!”蔡学岭不仅支持父亲的做法,不知不觉中也延续了父亲的一些习惯,吃完饭时,还会用饭团或馒头将盘底的菜汁蹭一蹭,“既不浪费,盘子也好洗一些,一举两得”。

      一次,蔡学岭参加老同学孙子的生日宴。宴会快结束时,桌上还有一大半剩饭剩菜。可能是抹不开面子,没人起身打包剩菜。蔡学岭皱了皱眉:“我们以前都吃过苦、挨过饿,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但不能忘记过去,更不能浪费。今天我带头,把这些剩饭剩菜打包回家,请各位也打包吧。”老同学们纷纷表示赞同,都开始打包。

      从蔡学岭家中能找出不少“节俭”二字的记忆痕迹。

      一本《汉语大辞典》,封面用广告页和布块修补,书脊则用粗布缝制。这是16岁读高一的蔡学岭捡了一个夏天的知了壳换钱买来的,所以十分珍惜。还有一块小黑板,边缘裂开的缝隙里灌满厚厚的粉笔灰。这是他1988年买的,女儿、大外孙都是用这个来学习。“将来还能给小外孙用!”蔡学岭笑着说。

      在这种潜移默化的熏陶下,家里的小辈们也照着样子模仿起来。

      80后蔡晓希是蔡学岭的女儿,现在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自打记事起,我就感觉我的父母跟别人的父母不太一样。”在蔡晓希的童年记忆中,父亲蔡学岭一直非常注重节俭。自己的衣服、书包、文具袋要是破了洞或者坏了,父母总是给她缝好后接着用。在外面餐馆吃饭,吃不完的饭菜铁定会打包带回家,一粒米、一口汤都不浪费。偶尔几次,同学到家里做客,看到打着补丁的床单和被罩后便笑话她,这一度让她觉得有些没面子。直到为人父母后,蔡晓希才渐渐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理解了爷爷传下的那句家训。如今,蔡晓希不仅自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也会教育孩子要勤俭节约,时常把“随手关灯”“饭吃干净”挂在嘴边。

      蔡晓希的两个孩子都没有办满月酒、周岁酒。孩子过周岁时,她就在家里做了一桌菜来庆祝。“这样既减轻了亲戚朋友的负担,又避免了浪费。”蔡晓希说。

      耳濡目染中,蔡学岭的外孙习吉樊也是个“勤俭小达人”,他不与别人攀比,每天吃饭一粒米都不剩,草稿纸正反两面充分使用,铅笔用到只剩3厘米,手都快握不住了,压岁钱也从不乱花,攒起来购买学习用具和书本。作为班干部,看见其他同学有浪费的行为,还会及时提醒和制止。

      疫情发生后,一家人吃饭开始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吃多少夹多少,一定要吃完,绝不浪费。

      “我家虽谈不上富足,经济条件也算宽裕,但还是不能浪费。”蔡学岭说,“要形成勤俭节约的风气,需要从每个家庭做起,并一代一代传下去。”近年来,蔡学岭和女儿作勤俭节约报告50多场。

      2020年9月,蔡学岭等10位离退休干部提议全省广大离退休干部带头做爱粮节粮的践行者、文明家庭的示范者、时代新风的引领者。同年,“传承勤俭好家风”宣讲活动走进襄阳市襄州区中小学,集中宣讲了蔡学岭一家的先进事迹,鼓励师生从每个家庭做起,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倡导节粮爱粮新风尚。

      (本报记者 夏 静 本报通讯员 戚 晨)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