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观察】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碳固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
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与工程,建设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取得显著成效。青藏高原森林生态系统得到较好保护,退化草地逐步恢复,藏羚羊、雪豹、野牦牛等一些特有珍稀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得到明显增长,极大地增强了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的稳定性,提高了人民福祉。但同时,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工作也面临诸多挑战。
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等问题凸显
作为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特征明显。过去50年间,青藏高原气候变暖超过全球同期平均升温率的2倍,达到每10年0.3℃至0.4℃,是过去2000年中最温暖的时段,降水每10年增加2.2%。与此同时,青藏高原放牧超载严重。2000年至2015年,青藏高原实际载畜量由1.45亿羊单位增至1.58亿羊单位,理论载畜量由0.86亿羊单位增至0.94亿羊单位,实际载畜量是理论载畜量的1.6倍以上,出现超载情况的县比例达80.93%。尽管自2000年以来,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有所提升,水土流失、沙漠化、石漠化面积在减小、程度在降低,生态保护与恢复政策和措施取得明显成效,青藏高原的生态安全仍面临以下挑战:
生态系统脆弱。相关数据显示,青藏高原高寒干旱荒漠与稀疏植被占34.9%,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冻融侵蚀严重。青藏高原中度以上水土流失面积达46.00×104平方千米,中度以上沙化土地面积达46.90×104平方千米,中度以上石漠化面积已有4267平方千米。
野生动物栖息地破碎化加剧。截至2015年,受道路切割影响,青藏高原的森林灌丛、草地、沼泽三类自然栖息地,平均斑块面积分别减少36.6%、40.1%和67%。此外,在羌塘高原谷地低海拔人类活动密集区等局部地区,生态系统受人类活动影响,出现草地退化情况。
外来物种入侵风险明显增加。受跨境口岸生物入侵、非理性放生、引种、物流等引入外来物种的影响,青藏高原的本土生物多样性面临风险,全球重大外来入侵种如草地贪夜蛾、福寿螺、红火蚁等已在青藏高原造成巨大危害,且已检测到红耳龟、牛蛙等恶性外来种的分布。
气候持续“暖湿化”的不利影响开始显现。具体包括:加剧冻土面积萎缩、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和部分生物栖息地退化。自2000年以来,仍有部分地区的森林、沼泽湿地在减少。
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功能亟待提升
鉴于青藏高原对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的重要性,以及青藏高原自然环境与生态系统独特性,为加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建设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加快制定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针对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生态保护修复、生态风险防控、协调保护与发展、保障措施与监督机制,以及生态保护的法律责任等方面制定相关法律法规,让生态保护修复有法可依,用严密的法制促进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还应充分考虑青藏高原生态系统脆弱、生态承载力低、对资源利用开发的干扰高度敏感、恢复难的特征,在保护修复制度与机制设计中坚持保护优先、预防先行、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安全格局。以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空间格局为基础,科学规划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保护三江源、若尔盖、甘南、祁连山、阿尔金、藏西北羌塘高原、藏东南、可可西里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以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保持、生态系统碳汇等生态功能为主导的青藏高原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布局建设三江源、祁连山、普达措、青海湖、珠穆朗玛峰等国家公园群,保护青藏高原森林、草地、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根据重点保护动植物物种、自然遗迹、自然景观与生态服务功能的分布,整合优化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农业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系统解决长期存在的自然保护地布局不合理、定位不明确、空间重叠、管理多头的问题。
科学实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和生态退化问题,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湿则湿、宜荒则荒,科学设计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对策和措施。对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制定物种保护计划,重点保护牦牛、雪豹、金丝猴、黑颈鹤和大花红景天、雪兔子等野生动植物物种,以及大鲵、水獭等珍稀特有水生生物及其栖息地。
健全生态风险防控体系。构建气候变化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预测体系,完善生态风险报告和预警机制。同时,组织编制适应气候变化行动规划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同时,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调查、监测、预警、控制、评估、清除,防范外来入侵物种危害风险。
协调生态保护与生产发展。不合理的畜牧业、种植业是导致青藏高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人类活动因素,应当在制定生态保护相关法规时,明确规定严格保护的范围,引导并支持区域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发展与自然环境条件特点相适应的农牧业。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体系,先行先试碳中和。青藏高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也可支持科学开发生态与文化旅游。
完善生态补偿制度。以优质生态产品供给量及其经济价值为基础,完善纵向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让提供更多、更优质生态产品的地区得到更多生态补偿。完善并全面推广生态公益岗位制度,让牧民从放牧者转换为生态守护人。同时,探索建立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动生态产品供给者与使用者关系明晰的地区建立区域间生态补偿机制,让生态产品使用者付费、供给者受益。
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面推进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建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政策、金融和市场机制。加快建立覆盖全区的生态资产与产品监测体系,制定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推动建立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结果的应用机制,鼓励各级政府将生态保护和提供优质产品作为重要工作目标。此外,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建立生态产品市场化经营模式,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通过保护生态、提供生态产品促进青藏高原绿色发展。
(作者:欧阳志云、郑 华;分别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