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0日 星期五

    “挑起革命的重担子”

    半个世纪前入团志愿书里的初心

    作者:谷中风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20日 16版)

        黄小薇入团申请书手稿

        黄小薇参加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演出期间人物照

      我收藏了一份《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志愿书》。申请人名为黄小薇,填表时间是1966年5月15日。5月20日,湖北省汉剧团临时团支部召开支部大会,同意其成为团员,并获得了上级团组织中国共青团国营小港农场团委的批准。在这份泛黄的入团志愿书后面,还附了一份入团申请书,以及一份标题为《参加东方红的个人总结》的“补充材料”。

      共青团史和文艺史,都是我有兴趣的领域。更何况,这位20世纪60年代的文艺界新团员还参演过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自打在旧书摊购得这份史料以来,我就留心寻找这位半个世纪前的“老团员”的踪迹,偶有所得,便记录下来。

      根据志愿书上所填的信息,黄小薇出生于1948年10月13日,籍贯是“汉阳县奓山人民公社”。她的入团介绍人是湖北省汉剧团乐队的刘邦琦。填写志愿书时,黄小薇的文化程度是“初中”,职业是“湖北省汉剧团学员”。18岁的黄小薇留在表上的简历很简单。1955年进入汉阳县新民小学学习,1958年转学到奓山人民公社奓新小学,同年考入湖北省汉剧团。在学习期间,获得过“三好学生”“劳动模范”等表彰。

      1966年,距今已半个多世纪,行政区划、文化体制、艺术团体都经历了不小的变化。查《中国戏曲志·湖北卷》等资料可知,湖北省汉剧团的前身为1948年刘继鸣、魏学康等组成的共和班,后扩充人员,成为汉剧组。1950年8月,湖北省文教厅接管,改名为群众汉剧团。1951年6月,建立湖北省汉剧工作团(国营)。1953年8月改名为湖北省汉剧团。1997年改名为湖北省汉剧院。2000年与湖北省楚剧团合并。又据《湖北省志·文艺(上)》,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内各剧团为了解决后继乏人问题,纷纷招收学生进行培训。1956年,湖北省汉剧团训练班成立。从1956年开始,分别于1956年、1957年、1959年、1960年、1970年、1977年,共举办了6期,累计招收学员134人。1959年考入训练班的黄小薇,便是其中之一。在班上,她主攻武旦,师承杨伯龙、王瑛等著名汉剧武行前辈。1966年结业,并在该团从艺至退休。志愿书中的“国营小港农场”位于江汉平原南部,洪湖之滨,现为洪湖市小港管理区。而当年的“奓山人民公社”,大体相当于历史上的奓山镇,这是一座明末清初兴起于奓山东麓的古老集镇。

      1964年,还是学员身份的黄小薇,经过严格遴选,进入《东方红》剧组,参加了为期一年的排练演出,并被评为剧组“舞蹈连”先进工作者。这对于刚走上艺术道路的黄小薇而言,是影响一生的大事。从黄小薇亲笔书写的《参加东方红的个人总结》中,我们可以读到参加这次演出对她在思想和艺术上的触动。她把参加排演《东方红》看作是一次“学习党史,学习毛泽东思想”的“特殊形式的训练班”。通过“《东方红》的演出,我更进一步深刻地认识到文艺应该怎样为工农兵服务的问题”。

      她坦承,刚参加排演时,因为对舞蹈业务不熟悉,也很担心会因为参演而耽误了自己的本行,但在学习和训练中,很快转变了思想,收获了成长。为此,她对有幸参与这次演出满怀感激。“演《东方红》后,我能担任好几个片段的舞蹈,而且在这几个片段中,把我练了几年的基本功全在舞台上实践了。”“每天都能和很多有多年艺术经验的老师、同志们同台演出,更是感到极大的幸福。他们都给予我在艺术修养、表演、技巧、舞台经验等各方面很大的帮助。”朴实的语言记录下的从艺感悟,和她在入团申请和志愿书上多次表示的要努力学好本领,“挑起革命的重担子”完全一致。

      黄小薇活跃于汉剧舞台近三十年,2021年3月因病逝世。她主演的《盗仙草》《水漫金山》等剧目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据史料记载,1981年湖北省举办了全省戏曲剧团青年演员比赛演出,33岁的黄小薇演出的《盗仙草》获表演二等奖,评论家称赞她“吸收了兄弟剧种和姊妹艺术的长处”,在表演上作出了革新创造,丰富了戏曲的表演艺术。而在此前不久的1977年,李先念同志回武汉时也曾欣赏过黄小薇《盗仙草》的精彩演出。在黄小薇口述的《难忘的演出》一文中,她深情回忆:“我在《盗仙草》中,因运用了打出手技巧,以熟练的武功,高难的翻打扑跌,满台的银枪飞舞,让观众眼花缭乱,赢得李主席多次热烈鼓掌,把演出推向高潮。”从有关文献我们还可以知道,20世纪80年代初,黄小薇和丈夫刘义士在湖北咸宁举办武功训练班,为基层培养戏曲人才,“很有成效”,受到主管部门的认可和推广。凡此种种,都让人感受到黄小薇青年时期确立的艺术为人民的炽热初心,以及对艺术的终身热爱和追求。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重温这份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家入团档案,让人感慨万千。不同历史阶段的共青团承担着不同的任务,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共青团着力激发青年一代主人翁意识,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响应党的号召,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勇于争先。青年黄小薇自觉向团组织靠拢,在组织教导和培育下,砥砺思想、锤炼艺术,以一个青年文艺工作者的敬业、上进,为团史作出了生动的注脚,也让我们看到了千千万万共青团员不懈奋斗与青春追梦的身影。

      (作者:谷中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