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角】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既取决于自然科学发展水平,也取决于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水平。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高校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力量,必须承担起培养顶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的责任使命,培养出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作出世界眼光与寻求世界贡献的人才。把握时代机遇,以当前学科交叉融合的强劲动力创新与完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机制,是高校对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命题的回应,亦是面向国家重大战略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需求实施人才培养的必然举措。
学科交叉融合培养哲学社科人才的实践进展
由单一学科向多学科交叉融合推进是科学发展、知识创新与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趋势与强劲动力。1985年,全国交叉科学讨论会举行。与会专家、时任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马洪指出:“综合就是交叉。当代任何重大经济问题如国民经济计划的制定,研究科技、人口、交通、城市等问题必须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表现为各学科的交叉渗透,成为创造性的整体。”实际上,学科设置封闭与专业分割过细已经造成了哲学社会科学内部的割裂,以及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这一阶段的改革,始终面对着专业化与综合化之间的张力,重点围绕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展开。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率先设置了跨学科机构与人才培养试验区,革新课程,调整专业设置,探索转变培养模式。例如,武汉大学突破传统学科归属划分,依照国家战略需求与学术前沿成立若干跨学科平台。其中,较早成立的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以国际法学为核心,融合世界经济、测绘遥感等多学科领域,跨学科招收研究生,以培养“精法律、通历史、会外语、懂技术”的人才。
进入新时代,国家战略升级、学界共识加强,相应的学科调整、科研创新与人才培养改革得以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进入黄金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优化学科布局和研发布局,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当前阶段的改革,学科交叉融合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与路径,核心是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发展与人才高地建设。在宏观战略与政策工具支持下,高校在实践领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探索积极性与改革热情。一些顶尖高校在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育人平台机构、交叉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进展。其一,以马克思主义为引领,以问题为导向,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立足学校优势特色,建设学科交叉的教学科研平台与机构。由于自然科学有物理学、数学等层级分明的基础学科,而社会科学被认为没有明确的学科层级,因此在组建交叉平台时主要基于问题导向汇聚相关学科。例如,中国人民大学围绕国家安全、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等领域搭建“双一流”跨学科重大创新规划平台,并成立交叉科学研究院统筹发展。该院正在打造以数据算法、区块链、人工智能为底层架构的“数字社会科学”集群,以“数字+经济”“数字+治理”“数字+人文”3大板块开展少而精的交叉型研究生培养工作。其二,交叉学科是在原有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基础上产生的新学科,近年来交叉学科设置实现突破,其人才培养紧扣国家急需领域,为新兴学科与交叉学科发展培育了后备力量。截至2021年,全国各高校自主设置、按照二级学科管理的交叉学科达616个。例如,北京大学设置的中国学,涉及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等多个学科。同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等获批博士学位授权点,旨在培养国家安全与应急管理领域领军人才。
在学科深度交叉融合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难点。其一,长期以来高校人才培养以学科专业为基础,制度惯性与既成利益造成以院系为基础单位的学科组织具有一定的单一性、保守性乃至封闭性,形成“思想藩篱”与“各自为政”的状态。其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才培养,需要整合不同学科与利益方的力量,进行综合改革与全方位的培养机制改革。然而,目前这种整合并不彻底,课程堆砌、简单叠加、交而不融、止于表层的情况还存在。其三,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鸿沟依然存在,理论与实践脱钩现象仍然严重,人才的知识创新、理论创新,以及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和实验手段实现研究范式与方法创新的能力匮乏。
推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培养人才的建议
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一个学科交叉融合的时代已经到来。为培养卓越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高校需要深入推进改革,发挥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育人功能。
其一,在文化理念层面,开放学科边界,打破传统学科划分的限制与隔阂。打破认知理念上的学科壁垒与打破组织制度上的学科界限同等重要。社会学家吴文藻曾言:“一门社会科学,欲求突飞猛进,全靠那独当一面的通才。”知识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关键要消除思想上的壁垒与行动上的隔阂,打破故步自封的心态与陈腐封闭的学科界限,在古今中外的知识与理论中自觉求索、比照借鉴,为卓越的学术奠定基石。交叉融合的题中之义在于开放与创新,唯其如此,才能使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永葆生机。当今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么了”“人类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需要在多学科交融中夯实知识基础,实现思想碰撞,直面综合性与复杂性的社会问题,面向时代之问,探索学术创新。
其二,在组织制度层面,打通关键环节,落实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育人功能。当前,很多高校已经通过建立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机构、打造人才培养特区等方式开展改革,陆续出台专项招生、导师遴选、评价考核等配套制度。然而,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育人机制不能仅仅体现在少数独立建制的培养特区里,走“少而精”的改革路线;而是亟须从根本上打破封闭性模式,创建并保障开放性、共享性的课程平台、实训平台、知识空间。系统规划与协调传统学科院系间的合作共享,增强管理效率与育人服务职能,创造条件激活各方联合研究与育人的动力。学校在招生条件与名额分配、学术资源配置、多学科导师团队搭建、培养过程质量保障、学术成果认定等关键环节应着力清除制度障碍,创造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育人、有利于人才潜心科研并追求创新的制度环境。
其三,在知识创新层面,服务国家战略,统一布局、协同创新育人机制。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要以中国为观照、以时代为观照,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研与育人工作,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创新与拔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知识创新通常依赖于博约兼长的学者们的钻研探索与独到贡献。相对于单兵作战,统一布局与协同合作是更加有效的知识创新组织方式。当前,应协同政府与高校等各方力量推动学科体系调整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联动人才队伍、学术资源、项目平台,加强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联系,形成合力推动改革。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和学科前沿发展方向,加强顶层设计,统一布局跨学科、跨学院、跨学校的协同创新平台与人才培养机制。尤其是在关键与前沿领域,应不遗余力整合资源力量,打造优质资源共享平台,提供高效的管理模式,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创造有利于高水平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育人机制。
(作者:谢 梦,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