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心有灵犀的‘灵犀’是什么?”在史家小学的课堂上,老师提问。“灵犀是《山海经》中犀牛的牛角。那么中国古代有犀牛吗?”带着这些疑问,学生们到博物馆进行探索,找到了文物甲骨,找到了犀牛皮制作的铠甲,找到了《本草纲目》中记载的药材,找到了犀牛角做的酒杯……文物的教育价值通过学生们的主动探索清晰地浮现出来。
这是史家教育集团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开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悟课程”的其中之一。“博”指向视野开放、胸襟广博,以博物馆为代表的真实世界都是课程的实施场域。“悟”指向思维的拓展与思想的深刻,倡导学生在感悟、体悟和领悟中开展综合学习,从而真正获得文化认知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
史家教育集团的“博悟课程”2012年正式实施,包括“漫步国博”和“博悟之旅”两大系列。“漫步国博”定位于“走出去”,即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进行探究学习。课程内容设置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分为说文解字、服饰礼仪、美食美器、音乐辞戏4个主题,并按“工具性→功能性→工艺性→文化性”的学习脉络层层递进。
“博悟之旅”定位于“引进来”,即将博物馆资源引入日常课堂教学,让每一个孩子在每一门课程的学习中无缝对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系列从全国博物馆精选500余件珍贵文物,依据“创造、尊重、责任、规则、生命”这“五大意识”形成150个教学主题。教材编写遵循“个人”“社会”“国家”三个维度层层递进,从不同角度剖析文物背后的内涵故事,紧紧把握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
为了打破馆校边界,“博悟课程”实行“双师制”授课。学校与国家博物馆深度合作。博物馆教师完成展厅内授课任务,教学内容以帮助学生寻找、发现、探究为主;学校教师完成课堂内授课任务,教学内容以总结、归纳、体验为主。两段教学相互呼应、互为补充,既体现专业性,又彰显教育意义。
为确保课程顺利开展,学校根据各学科现有课时计划,计算出每个学期、每个年级、每个科目开设博物馆课程的课时总数,并根据各年级具体课时数进行全校课表套排。课程在实施中整合了语文、数学、科学、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品生、品社、劳技、信息、综实等小学阶段的12个科目。
十年来,“博悟课程”在实践中完成了从1.0到4.0的飞跃。2020年春季学期,受疫情影响,博物馆研学课程中断。在此背景下,史家教育集团与市场化公司合作,借助数字化技术,升级“博悟课程”,研发博物馆线上数字课程,打造“博悟之旅”数字博物馆,让文物“动”起来、“活”起来,在海量的历史物证中探究先人智慧。如今,“双减”推行后,博物馆数字课程也成为进入课后服务的优选项。
(本报记者杨飒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