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现场】
“呜——”伴着汽笛声,K5151次列车缓缓驶入黑龙江省海伦站。5月的阳光洒在深绿色的车身上,小站不大,但人气很旺。
“今年上哪儿啊?我去红卫农场。”42岁的刘宝金一边和身边的熟面孔打着招呼,一边把鼓鼓囊囊的编织袋背上肩,“三江平原水稻种植面积老大了!赶上插秧季,好几个村儿的人都去。这‘插秧专列’开了20多年,从齐齐哈尔到抚远,中间不用倒车,咱插秧客都坐这趟车,省钱还方便!”
“插秧可不是光卖苦力。我开‘水上漂’,一天能赚一千块!”上了车,放下编织袋、踏实坐下来,刘宝金打开了话匣子,“‘水上漂’见过没?就是小型插秧机。那玩意儿体积小,不容易陷入泥里。现在垦区都用机器插秧,咱有技术就不怕吃不上饭!”
“一趟20多天吧,能挣小三万块钱啊。”感受到周围羡慕的目光,刘宝金更起劲了,“不过,有技术的人可不好找。我们村不少人都开始学技术了。过去,穿着破衣服,扛着尼龙袋,渴了喝凉水,饿了吃咸菜——这说的是插秧客,瞅着可寒酸。如今,咱都成了技术员,打扮得精精神神,有面儿。”刘宝金抻了抻新衣服的前襟。
车窗外,广袤的田野看不到尽头。
(本报记者 张士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