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0日 星期二

    土耳其跨境动武折射中东格局之变

    作者:本报记者 肖天祎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10日 16版)

      【记者连线】 

      俄乌冲突延宕70多天,尚无平息的迹象,全球关注的焦点始终在乌克兰,以至于人们很少注意到20多天前在中东地区燃起的另一场战火。

      4月18日凌晨,土耳其国防部长阿卡尔宣布,土耳其在伊拉克北部发起了新一轮针对库尔德工人党的跨境军事行动——“爪锁行动”。“我们决心将我们崇高的国家从困扰我们40年的恐怖灾难中拯救出来。”阿卡尔说,“我们的斗争将持续到最后一个恐怖分子被消灭为止。”

      在许多人看来,土耳其选择的行动时机,似乎已不用解释。但这一行动的来龙去脉和细节安排仍然耐人寻味。

    千年恩怨

      土耳其与库尔德工人党的冲突始于1978年后者建立之时,而库尔德人作为一个民族和当地其他民族的恩怨则要延伸两千多年。

      库尔德人是一个生活在西亚的游牧民族,总人口约3000万人,主要分布于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伊朗四国境内。库尔德人有丰富的语言和文化历史,过去都过着游牧或者雇佣兵生活,但并没有建立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1916年,由英法密谋瓜分奥斯曼帝国的“赛克斯-皮科协定”签署后,库尔德人失去了建国的机会。

      目前,土耳其境内的库尔德人政治权利与其他各国相比最小,库尔德人被称为“山地土耳其人”。在叙利亚,库尔德人建立了“罗贾瓦自治区”,积极谋求参与叙利亚战后政治进程,但并未被政府承认。在伊拉克的库尔德人则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库尔德自治区,与伊拉克中央政府保持着良好关系。伊朗境内的库尔德人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并未显出强烈的独立或自治倾向。因此,虽然同属库尔德人,但各个国家境内的库尔德部族、势力、政党却有着不同的政治追求和利益诉求,甚至可能“同室操戈”。

      此次冲突的双方——土耳其和库尔德工人党的恩怨情仇充满了血腥。历史数据显示,已有超过4万人死于二者间爆发的直接冲突,上百万人受伤。库尔德工人党谋求建立独立的库尔德民族国家,采取激进措施,屡次对平民和土耳其政府机构使用武力,发起爆炸袭击,被土耳其、欧盟、美国和北约等列为恐怖组织。

      自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爆发后,叙利亚和伊拉克局势动荡,“伊斯兰国”极端组织闻风而起。库尔德工人党借此机会向伊拉克北部各地区蔓延,自2015年起驻扎在摩苏尔西部的辛贾尔山脉。辛贾尔山脉地形崎岖,地域辽阔,海拔1400多米,延伸约100公里,易守难攻,是中东版的“小阿富汗”。库尔德工人党在此处建立了多个军事据点,同当地的少数派雅兹迪民兵组织结盟,并与亲伊朗的人民动员部队建立了私下合作,从而掌握了地区的对外通道,形成了相对稳固独立的军事、政治和经济实体,游离于伊拉克中央政府和库尔德自治区的掌控之外。

      由此,库尔德工人党从叙利亚北部和辛贾尔地区向土耳其渗透,对土耳其的边境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土耳其的新窗口期

      土耳其军队进入伊拉克北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82年两国的协议。根据协议,土耳其被允许进入伊拉克北部20公里深处。自2019年起,土耳其开展了“爪”系列行动,跨境在伊拉克打击库尔德工人党势力,包括2019年5月的“利爪行动”、2020年6月的“鹰爪行动”和2021年1月的“鹰爪行动2”。

      时隔一年多,土耳其选择又一次发动大规模进攻,主要有如下考虑。一是在现实层面上,库尔德工人党在伊拉克北部和土耳其南部的活动能力越来越强,并对土耳其在地区内的军事基地构成直接威胁。二是这种威胁也影响到了伊拉克的领土完整和对外贸易,土方跨境军事打击库尔德工人党符合伊拉克政府特别是库尔德自治区政府的利益。三是土耳其正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对执政的正发党和总统埃尔多安不利,对外军事行动有助于转移土耳其国内矛盾,提升执政方的民意支持率,并打压国内亲库尔德势力。四是当前全球目光聚焦于俄乌冲突,传统上支持库尔德人的欧洲、美国等无暇关注,这给了土耳其一个“窗口期”。

      埃及库尔德研究中心主任拉贾表示,土方此次行动是“爪”系列的一大“高潮”,行动前土耳其与伊拉克中央政府特别是库尔德自治区政府进行了充分协调,希望将叙利亚的安全区模式复制到伊拉克,从而一揽子解决边境安全困境。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行动前特别会见了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政府总理马斯鲁尔·巴尔扎尼。巴尔扎尼在与埃尔多安会谈后表示,他欢迎在伊拉克北部“扩大合作以促进安全与稳定”。

      此次行动中,土耳其并未直接攻击库尔德工人党的大本营辛贾尔山区,而是对阿瓦辛、马蒂纳、扎普、加拉和坎迪尔山脉展开行动。这部分地区属于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势力范围,行动得到了自治区军队的情报和人员支持。土方动用了先进的无人机和军用直升机,捣毁库尔德工人党的藏身处、隧道和弹药库。土方希望将库尔德工人党势力彻底清除出伊拉克北部区域,从而以包围之势围困辛贾尔山脉,在限制对手活动能力的同时,建立由土耳其和库尔德自治区政府、伊拉克中央政府共同监管的安全区和过境点,加深土伊经贸和能源联系。有消息称,伊拉克中央政府已经开始计划建立长达200公里、从土伊边界交会处到辛贾尔最南端的隔离墙。

    大国博弈复杂

      土耳其军事行动背后,有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和大国博弈背景。

      美国五角大楼新近解密的一份报告称,伊朗一直在积极支持库尔德工人党,以牵制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正在与伊朗支持的民兵组织协调,共同抵抗在伊拉克北部的土耳其军队。这有可能导致冲突扩大化,并威胁伊拉克政权的稳定。同样,以色列对于巴勒斯坦的强制搜查和人员拘禁也可能导致其与哈马斯的冲突升级。

      从大国博弈的角度看,在土耳其此次军事行动中,伊拉克实际上成为美国、伊朗、土耳其斗法的舞台。此前,伊拉克政府对土方跨境动武的表态不一,一方面伊拉克总统府和外交部提出抗议;另一方面伊拉克又实际参与和帮助。这种明显的自相矛盾反映了伊拉克复杂的政治环境和派别争斗,政府公开表态有时候并不能代表伊拉克的实际立场。伊拉克总理卡迪米希望伊拉克能成为各方特别是伊朗和逊尼派国家对话的桥梁,而不是冲突的火药桶。但是,这样的想法恐怕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此外,在美国逐步退出中东并重拾伊朗核协议的大背景下,美国仍然热衷于采取“离岸平衡、驱虎吞狼”的手段,围绕伊朗这个主要地区对手施加影响力。上述五角大楼解密报告,正是美方有意为之,将伊朗和土耳其在伊拉克争夺“代理人”、扶植派系的矛盾公开化。此举有可能导致冲突扩大化,并威胁伊拉克政权的稳定。

    中东格局在变

      俄乌冲突自今年2月爆发以来,外溢效应持续发酵,与新冠肺炎疫情、全球供应链紧张、油价高企、美联储加息等风险交织叠加,促使中东地区各国纷纷调整内外政策,新一轮的分化重组业已进行。

      一是地区“强强对抗”转为“强强联合”。近期,多个“老死不相往来”的地区强国势力纷纷调转船头,开展破冰之旅。埃及和卡塔尔恢复“兄弟般”的友谊,签署百亿美元经贸合作项目;以色列、美国、巴林、摩洛哥、阿联酋和埃及举办内盖夫峰会,重点关注地区安全以及伊朗及其伙伴构成的“威胁”;埃尔多安4月28日对沙特进行正式访问,“致力于开启两国关系新时代”。孤立伊朗,打造环地中海—黎凡特—海湾的经济、政治、安全一体化联盟已经纳入地区强国的考虑范围。4月29日,伊拉克电力部表示,欧盟已初步批准连接伊拉克和土耳其的电网,以解决伊拉克电力短缺长期被伊朗利用的问题。

      二是弱势群体、国家和议题被边缘化。自土耳其此轮行动开始以来,伊拉克北部辛贾尔山区已有上千个雅兹迪家庭流离失所。3月下旬以来,巴以爆发大规模冲突,双方的对峙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造成至少18名以色列人和27名巴勒斯坦人被杀,成百上千人受伤。以往,地区少数族裔问题通常有联合国、美国、欧盟和人权组织“关切”,巴以问题也有沙特、卡塔尔、埃及、土耳其等伊斯兰国家伸出援手,因此发起冲突的国家不敢采取过于激进的策略。而在此轮地区冲突中,多半国家仅选择外交抗议,并未采取实际措施进行干预,显示了上述议题逐步被边缘化的趋势。

      三是经济危机导致维护政权安全成为首要目标。受俄乌冲突和美联储加息等影响,除主要产油国外,地区国家经济下行压力陡增。4月,黎巴嫩宣布国家破产,80%的黎巴嫩人生活在饥饿边缘。同月,土耳其通胀率飙升至70%,自2021年以来,土耳其里拉兑美元已经累计贬值约60%。各国压力凸显,维持经济稳定、开展互利合作、稳固政权安全并通过一定手段转移民众注意力,成为很多国家的必然选择。

      (本报开罗5月9日电 本报驻开罗记者 肖天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