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位于虞山脚畔的江苏省常熟市农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实验楼内,11名科研人员正在忙碌。他们对“南繁”育种材料进行清理、整理、分类、登记、鉴定,并同步进行育种材料在当季的科研试验设计。
“5月12日起,‘南繁’宝宝将在10天内分批次全部下地啰!”常熟市农科所所长陆燕眼睛里带着笑意。
十多天前的陆燕可没这么气定神闲。4月22日中午12:51分,陆燕在朋友圈求救:“历经半年辛苦,海南繁殖收获的水稻育种材料,从三亚辗转几千公里到了无锡,如今却在60公里、1小时的车程距离外搁置。农时已到,时间紧迫,求支招求救援!”
培育一个水稻品种,要8到10年的努力,杂交品种时间还要更久。为了加快育种进程,常熟市农科所水稻育种专家端木银熙带领团队,于1995年在海南建立了育种基地。27年来,育成38个水稻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约7000多万亩,增产粮食20.6亿多公斤。今年,农科所预计有1至2个品种通过审定。
“从海南发货时,我们就开始提心吊胆。这是‘南繁’种子第一次坐着大卡车回家,有可能产生更多不确定因素。”陆燕说,这么多年来,“南繁”种子每年都是坐着飞机回来的,针对本轮疫情,大家商议后,决定让它们改由陆路回家。
4月21日,“南繁”种子到达无锡。22日,苏州全域带星,根据疫情防控相关政策,进出行程码带星的地区,人与车一般都要面临隔离。面对陆燕的需求,不少物流公司不愿接这单业务。
“47个大包袋装着的育种材料,会不会丢失?另外,种子已经经历了8天长途跋涉,假使再运不回来,有可能要发芽,材料就不好用了。”陆燕和端木银熙忧心忡忡。
一石激起千层浪,陆燕的朋友圈沸腾起来,大家纷纷为她出主意。“我们有一批壮秧剂从外地运送到无锡,23号清早运回常熟,车上还有2吨空余空间。”常熟市海虞镇农村工作局前来联系。“‘南繁’种子有1吨多重。可以!”陆燕掩饰不住内心的激动。
一路的顺畅,背后是同心协力的守护。4月22日晚上8点,常熟市交通运输局、常熟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决定开设“护种”车辆的绿色通道。4月23日早上6点,护种车辆抵达董浜收费站,货车司机按规定出示防疫审核结果后,便踏上了开往卸货点的路。上午7点多,司机到达常熟市海虞镇集中育秧点,期盼已久的众人,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批种子经历了不平凡的一年,先后经受住了海南台风、低温天气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最终收获成功。”当种子运抵常熟市农科所,端木银熙仔细地打开包装袋,看到完好无缺的种子材料,潸然泪下。“我们要在常熟通过试种,培育出口感好、抗病性强、防倒伏的优质杂交粳稻,向着亩产1000公斤迈进。”
“种子就是根,在抗疫的关键时刻,大家接力守护,让‘南繁’种子顺利回家。我们有信心,中国人的饭碗肯定会端得牢牢的!”白发苍苍的端木银熙温柔地捧起这批特殊的种子,宛如端详着一群充满希望的孩子。
(本报记者 苏 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