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观察】
俄乌冲突已经持续两个多月。其间,美西方国家不仅内部加紧抱团,还将手伸向世界各地,或拉拢或施压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与西方一道围堵俄罗斯。自4月下旬以来,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成为西方领导人和利益集团接踵而至之地。他们或砸重金,或允诺各种优惠经贸条件,醉翁之意只有一个——围堵俄罗斯。
印度近期就突然间在西方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4月21日,英国首相约翰逊率先造访印度,宣布与印度达成了价值超10亿英镑的投资和出口协议。约翰逊前脚刚走,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便接踵而来。分析人士指出,冯德莱恩的新德里之行旨在进一步夯实欧盟与其“印太战略重要支点”印度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为印俄传统友好关系“松绑”。在对新德里为期两天的访问中,冯德莱恩不仅与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双边会谈,还出席了号称印度外交政策论坛天花板的“瑞辛纳对话”。冯德莱恩特别强调,俄乌冲突不仅将决定欧洲的未来,而且对“印太”和世界其他地区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她允诺增加对印军售并重启双边自贸谈判。欧盟与印度将成立贸易和技术委员会,以加强双方之间的合作。
波兰、立陶宛、斯洛文尼亚、葡萄牙、荷兰、挪威和卢森堡等欧洲国家外长也纷纷假印度举办“瑞辛纳对话”之机造访印度。莫迪以访欧作为“回礼”,会见北欧5国丹麦、芬兰、冰岛、瑞典和挪威政府首脑,并参加印度-北欧峰会。5月2日,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会见了莫迪。据当地媒体报道,德国为了拉印度加入反俄阵营,允诺到2030年在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可回收能源领域为印度投资100亿欧元,且放出风来,将支持欧盟与印度尽早达成自贸协定。朔尔茨还“顺水推舟”地邀请莫迪出席将于下月在德国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此外,莫迪在巴黎爱丽舍宫会见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双方讨论的核心问题还是俄乌冲突及印度对俄立场。
成为西方“香饽饽”的当然不只是印度。近期,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出访拉丁美洲,游说东道国支持谴责和制裁俄罗斯。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拉美国家与西方保持着相当的距离。委内瑞拉、古巴、玻利维亚、尼加拉瓜和巴西采取了支持俄罗斯的外交政策。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称“俄有维护自身安全的权利”,古巴也要求美国和北约回应俄对安全的关切,宣称“俄罗斯有权自卫”。其他拉美国家虽然没有公开支持俄罗斯,但也没有与西方国家一道谴责和制裁俄罗斯,基本上持中立态度。
同样,尽管许多非洲国家与欧洲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但俄罗斯通过多年的经营,与突尼斯、阿尔及利亚、埃及、马里、中非共和国及南非等非洲国家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俄乌冲突爆发后,很多非洲国家并没有选边站队、靠拢西方,而是采取了“中立”立场。
俄乌冲突爆发后,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地缘政治格局被打破。西方以自我为中心,将世界划分为“反俄联盟”和“中间联盟”。前者以欧盟国家、“五眼联盟”成员和日本等为主,并竭力拉拢世界其他所谓“民主国家”加盟,以扩大西方世界的影响力。他们主张在外交、经贸、能源、军事乃至文化艺术等领域全面孤立和遏制俄罗斯,并在军事上支持乌克兰抵御俄军“入侵”。后者则以亚非拉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为主,主张俄乌以和平谈判方式早日实现停火,真正解决双方的安全关切。
西方频频或拉或压亚非拉国家,也是不得已。一方面,西方阵营在为乌克兰输送大量军火和“志愿人员”的同时,对俄采取了越来越严厉的制裁措施。欧盟委员会5月4日做出决定,欧盟将在6个月内逐步淘汰俄原油,并在今年年底前逐步淘汰俄成品油。这是欧盟对俄实施的第六轮制裁。另一方面,西方阵营制裁俄又不得不依靠外力,需要拉更多的“同盟军”参与,才能釜底抽薪,达到围剿和瘫痪俄经济的最终目的。一位欧洲智库研究人员承认,单靠乌克兰无法战胜俄罗斯,仅靠西方阵营也无法实现对俄制裁的目的。西方高官在拉美和非洲国家进行穿梭外交,就是为了“说服”更多的“第三方”国家站到西方阵营一边,不要与俄进一步发展各领域关系、进而影响西方对俄制裁的效果。
西方这么做,很难说不是一厢情愿。以印度为例,此间媒体报道称,俄乌冲突发生以来,印度不仅没有“遵守”西方对俄采取的制裁措施,反而利用莫斯科给予的优惠价格大量购买俄石油和煤炭。不管是接待约翰逊、冯德莱恩,还是会见朔尔茨、马克龙,莫迪都没有表现出被西方说服的态度,也未作出任何反俄承诺。面对西方目标明确、咄咄逼人的“劝说”,莫迪顾左右而言他,并多次强调印度为乌克兰提供了人道主义援助,呼吁“战争没有赢家,应该尽快实现停火”。有分析认为,尽管西方对印度在非西方国家中“带头”支持制裁俄罗斯给予厚望,但莫迪却有自己的打算。印俄关系密切多年,俄罗斯还是印度最大的军火供应商,放弃与俄军事合作,印度的国防安全必将难以为继。同时,印度为争取“印太地区霸主”地位,需要与美西方联手;若放弃与美西方合作,印度就不可能从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得到实惠。因此,印度的最佳选择是在俄和西方世界之间寻找到平衡点。
除了印度,面对美西方在俄乌冲突中浇油拱火和进行“一边倒”的反俄舆论攻势,很多发展中国家都表达了强烈不满,对接受西方“劝说”、跟进制裁俄罗斯自然也没有什么兴趣。这也不奇怪。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借自由、民主、反恐之名,在世界各地煽风点火、制造悲剧。从伊拉克战争到“颜色革命”,再到美军“喀布尔时刻”,不仅没有给相关国家和地区带来和平与繁荣,反而使其遭受了深重的战乱和灾难。世界已经越来越看清美西方藏在幌子后面的真实面目。
俄乌冲突自有其历史经纬。一些西方有识之士表示,西方不应该,也无权站在所谓道德之巅对广大第三世界国家发号施令。颐指气使、无理施压,只会适得其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本报驻布鲁塞尔记者 刘 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