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6日 星期五

    创新联合体:如何创新如何联

    ——西南石油大学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

    作者:本报记者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曹 正 《光明日报》( 2022年05月06日 10版)

      前不久,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获奖结果公布,“川南页岩气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获得一等奖。引人关注的是,该成果主要由“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攻关完成。

      建设创新联合体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石油与西南石油大学于2020年成立了“中国石油-西南石油大学创新联合体”,力求通过开拓性、实体化的联合创新,破除“创新孤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梗阻”,探索“企校创新联合体”建设的新路径。

      两年来,该创新联合体以6个联合创新中心和5个联合创新团队为依托,构建新型“产学研用”一体化科技创新模式,有力推动了我国深层油气、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的理论和技术革命。

    实质性的联合体

      “井场刚刚打出来了一批新的岩心,急需进行岩心分析!”凌晨四点,创新联合体项目五专题长、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路俊刚,接到西南油气田公司课题长洪海涛从南充仁安二井现场打来的电话。

      为第一时间得到岩心最原始的数据,路俊刚立即通知学校专题组的科研人员,连夜开车赶赴井场。与洪海涛一起吃完早餐后,校企双方随即共同展开了岩心分析工作。

      创新联合体成立之后,学校和企业之间“相互走动”变得更加频繁,这样的联合攻关已是常态。

      西南石油大学校长张烈辉说:“联合是手段,创新是目标。创新联合体通过双方你来我往、深度合作的协同作战,达到破除‘信息孤岛’,实现‘组团创新’的目的。”

      “创新联合体绝不是校企之间简单的‘联合’,而是要实质性地成为联合体,围绕共同目标,实现优势互补。”创新联合体管理委员会主任、西南石油大学原校长赵金洲说,创新联合体的首席专家、项目长、课题长、专题长等,由校企双方共同选派人员,组成联合攻关团队。为了促进深度融合,创新联合体还设计并实施了驻企驻校、挂职工作、分内分外三结合的校企深度融合机制。

      创新联合体项目一专题长、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赵虎,在西南油气田公司挂职油气资源处物探技术科副科长。他说:“虽然是挂职,但学校全力支持我,让我脱产全心工作;企业也没有把我当成旁听人员,让我全力参与企业的科研及生产,将科研成果应用于生产,并从生产中挖掘科学问题。”

      共同的目标,让校企双方的心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了。洪海涛说:“创新联合体成立之后,我最大的心理变化,就是双方都把对方看成了自己人,是自己的同事伙伴。”

    共同出题共同答

      “地震采集、成像和波干涉等新技术,为我们深层、超深层碳酸岩天然气开发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在一次学术交流中,创新联合体项目一项目长、西南石油大学教授黄旭日的提议,得到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的积极响应,双方立即召集项目组同事“坐一坐”,而这一坐,就是一整天。

      随着创新联合体的成立,企业与学校一起探讨勘探开发前沿技术,成为新的工作模式。

      长期以来,校企合作多是命题作文,即企业出题、高校解答,学校科研人员只能根据企业要求开展研究。

      “这样‘短平快’的科研项目,往往只聚焦企业生产中的具体问题,问题解决了,科研项目也就结束了。研究不深入,很难产生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原始创新更是无从说起。”西南石油大学科学技术发展研究院(创新联合体)院长杨兆中说。

      “没有原始创新的‘深蹲助跑’,就无法实现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突破的‘起飞跳跃’。实现更多‘从0到1’的突破,是成立创新联合体的初心和使命。”创新联合体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罗平亚认为,创新联合体打破“企业出题,学校答题”的传统模式,变成“共同出题,共同解答”的新模式,实现了真正的联合、融合、创新。

      创新联合体相对宽松的研究环境,让科研人员感觉“松绑”了。双方联合研究的领域也从关注当下热点延伸到未来三五年乃至更长的前沿领域,从解决短期技术问题转变为解决长远“卡脖子”难题。

      “我们的项目之所以能获奖,关键是在页岩气开发的原创性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创新,这与创新联合体注重原始创新分不开。”川南页岩气有效开发关键技术创新与规模应用项目专题长、西南石油大学教授赵玉龙说。

    共建人才“蓄水池”

      “通过校企产教联合培养,我的科研视野、思路打开了,科研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创新联合体成立两个月后,项目一主要研究人员、西南石油大学青年教师马兵山,被选派到西南油气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工作,至今仍在生产一线开展科学研究。

      杨兆中说,以前学校和企业的科研工作者,虽然有合作交流,但由于地理空间距离、科研价值观念差异、科研人才流动存在壁垒等多种原因,科研合作缺乏深度和广度,产学研用合作很难形成真正的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融合体,导致产学研合作水平低下。

      “高校培养,不管使用;企业用人,不管培养。对于高层次科研人才的培养与使用,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高校和企业之间融合度是不够的。”创新联合体项目二项目长、浙江油田公司天然气勘探开发事业部副经理王建君说。

      为破解科研人才“孤立培育”的难题,创新联合体开辟人才流动政策特区,实行企校人员充分流动,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制度,聘任成员单位专家为兼职教授、研究生导师、创新中心负责人、创新团队带头人、学科带头人、项目首席科学家,开展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训。创新联合体还建立“双挂职”制度,打通科技创新人才融入企业创新链的机制堵点。

      创新联合体以研究生联合培养为纽带,结成人才培养联合体,通过“联合招收、联合培育、联合考核、联合使用”的方式,构建“知识传授+联合攻关+创新实践+素质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产学研用一体推进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两年来,创新联合体已共同培养550名硕士、博士、博士后和科研助理,成为校企高层次科研人才的重要集聚地和“蓄水池”,为深入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提供了高水平的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 周洪双 本报通讯员 曹 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