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同奋进】
2004年8月,大学毕业后的我回到母校——东乡三中工作。当时母校教师队伍老龄化严重,正需要年轻教师,我记得当年我们被一起考录分配到母校任教的有十多位大学生,年轻教师的加入,使母校教学团队充满了活力,学校活动也多了起来,学校逐渐也“活”了起来。
后来,我被公开选拔到一所乡村初中担任副校长,但我心中始终牵挂着母校的发展。得知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政府先后投资修建了两栋住宿楼、高中部教学楼和综合教学楼,还修建了200米标准化塑胶跑道和足球场、篮球场等硬件设施,使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我很欣慰。
2019年,我又回到母校并担任校长。从进校门的第一天起,就下定决心通过三年的努力让东乡三中成为全县一流,全州有影响力的高中。然而,当时生源外流严重,尤其是高中优质生源外流更加严重,高考“低进高出”压力山大。
这些年,政府大力投资,兴办教育,学校逐步走出低谷,硬件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实现年轻化,高中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质量也得到大幅度提升,学校还开设了19个兴趣小组,与兰州二十八中联合创办了高中“宏志班”、艺术班、体育班、职普融通班等,实现高中办学多样化发展,学校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走进现在的东乡三中,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标准化的食堂、明亮的教室、整洁的宿舍……笔笔投入,播撒下希望的种子。教育优先,投入先行,政府对教育的投入是支撑地方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并日益成为评价一个地区教育事业是否优先发展的重要标尺之一。
(本报记者杨飒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