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
我们造房子,用几个小时,就能让它们矗立在山岗上,阳光洒满床。
我曾是电气工程师,也是一名跨界设计师。各式各样的工地我都去过,见证了昔日深圳蛇口变成今日的繁华都市,也见过家乡乡村改头换面成为文旅小镇。然而,记忆中工地上各式大型的工棚,加工区、堆放区,犹如土地上的“伤疤”。看到工人们扛起一袋袋水泥,塔吊拖起一条条钢筋,工程车驶过后的烟尘飞扬,我想到的是这片工地上曾经的“居住者”——山水林田湖草沙。
习近平总书记讲,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我们是不是真的辜负了滋养我们的山川林海?每每想到这些,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空间是万物生存发展的基础,不合理的建设,不仅违背国土空间的“三条红线”,更剥夺了自然万物的生存空间。
科技创新可以改变生活。凭借专业知识,我想到了用工厂替代工地,用智能智造的方式代替钢筋混凝土的建造,利用高性能建筑材料和集成式模块空间,用造车一样的流水线造房子,不仅“兵”贵神速,还不费“一草一木”。
我们生产的房屋面积可大可小,屋顶的生态绿植可以调节室内温度,屋下的集成式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实现污水零排放。更重要的是,我们制造的空间突破了传统的场景限制,可以把房屋融入林间、湿地、雪山、峭壁,甚至是沙漠。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首倡之地十八洞村,我们在那里的悬崖上搭起了楼;在皖西大别山腹地的红色旅游目的地金寨,现代科技农庄依山而建,掩映于云遮雾绕的青山绿水间,成了网红打卡地,看到源源不断的游客,村民乐开了花。
在湖南长沙洋湖湿地公园,建起城市公园度假综合体;在浔龙河,搭建乡村振兴精品民宿;在腾格里沙漠,建造一个大漠观星酒店……每一处项目,都是向自然借空间,“生命共同体”就是这样借出来的。
(本报记者赵嘉伟、禹爱华采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