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讲话中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强调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在2021年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全方位谋划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建设一批基础学科培养基地,培养高水平复合型人才。
大力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对于促进科技自立自强和国力不断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青年拔尖科技人才培养无疑是我国科技自立自强的重中之重。我国对青年拔尖人才的培养一直十分重视,许多高校经过积极探索,在培养方式方法上取得一定经验,但仍在很多方面有待完善。总体看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完善培养模式的三个贯通,即课业与专业的贯通、培养机制的贯通、专业培养与思政教育的贯通。
打破阶段教育壁垒,推动课业与专业的贯通
拔尖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需要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进行有序衔接与贯通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现实是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机制层面存在脱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虽然新高考的改革与推进在某些层面已见成效,但学生的功利化选科、高校招生录取模式的未同步跟进以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脱节等,还是会影响我国对拔尖创新人才、科技领军人才的培养。因此,基础学科拔尖人才的培养需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手,打破阶段性教育的壁垒,构建基础教育的课业与高等教育的专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定位、培养内容以及培养环境等方面制定课业与专业融会贯通的长效机制。
具体而言,在人才培养定位方面,我们要将学生获取基础学科知识和提升专业能力视作一个统一的整体,结合拔尖人才培养需求,将注重理论知识学习成果的传统课业设计与注重学习过程和能力提升的专业培养进行有效融合;同时,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进行多方位、多层面、多角度的沟通与协作,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素质培养为本位,依托拔尖人才培养平台,形成以培养既具备坚实理论基础又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为导向的、课业与专业贯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人才培养内容方面,课业与专业的贯通要具体落实在教学内容与课业体系的整体性、连贯性与衔接性等方面。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要进行有效沟通,整合、构建新的教学内容体系,无论是课业学习还是专业学习,课程设置上既要呈现阶段性特色,又要做到有效、无缝衔接,让知识的部分与整体、外延与内涵统筹、和谐。同时,要坚持课内外并重、多学科兼容、多方面发展的原则,探索适合学生自主学习、可以引导学生获得方法和能力,并以专业课程内容为载体的课业体系,将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自然融入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学生在完成课业任务和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明晰“墙高基下,虽得必失”的深刻道理,懂得只有掌握大量的基础学科知识,并具备了一定的独立科研能力,将来在精深的专业学习时才会厚积薄发、有所建树。
此外,针对拔尖人才的培养,还需要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联手协作,营造兼具学术氛围与人文气息的开放、宽松、一体化的人才成长环境。同时还要打破各种限制,充分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促进多方多元交流互动,加快拔尖人才培养的融会贯通。
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推进人才培养机制的贯通
确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机制是提升拔尖人才培养的又一关键所在。作为拔尖人才培养重镇的高等教育要立足教育新格局,进一步完善并优化“本—硕—博”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机制,制定既可以满足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层次人才的迫切需求,又有利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拉长高等教育拔尖人才培养的纵向维度。
“本—硕—博”贯通式培养不是分段式培养模式的简单拼凑,要加强三个阶段培养方案的有机衔接,统筹制定既具有延续性而有弹性的培养方案。虽然“本—硕—博”贯通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已提出多年,但是多数仍停留在“形通”层面,想要真正做到“神通”仍有很大探索空间和研究价值。以往,传统人才培养机制的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因贯通性不够导致阶段性特点过于分明,从所学课程的知识结构上来看,本科阶段基础知识积累和专业知识的系统性都不够,到了硕士、博士阶段,断裂的专业知识结构和单向度的专业思维逻辑远远达不到学科应用与深度科研的要求,严重阻碍了对潜在拔尖人才的发掘与培养。因此,高校需彻底打通传统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培养计划,形成富有弹性而又一脉相承的专业培养方案,对现有学科专业体系进行调整升级,在培养环节上优化可以贯通基础学科与专业学科的课程体系,形成衔接有序、逐级递进、渗透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拔尖人才知识的贯通与能力的贯通。围绕拔尖人才培养目标,各高校可根据自身办学特色,搭建基础学科、专业学科与应用学科交叉培养的多维课程结构,提高知识体系的贯通性,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制定更加灵活开放的选课制度,深化特色学分制改革,创新学业成绩构成,赋予学生更大自由选择空间,为拔尖人才自我知识体系的建构及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宽松而广阔的培养平台。贯通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不但可以打破相对封闭、单一的培养环境,还可以简化教学重叠环节,减少不必要的内容重复,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资源,有效促进拔尖人才的培养。
此外,“本—硕—博”人才培养机制的贯通还需进一步建设精良的教师队伍。不断完善和升级教学能力强、科研水平高、年龄结构合理的卓越师资队伍是完成培养拔尖人才新使命的必要保障。目前一些基础学科尚未形成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的梯队式师资团队,特别是在“本—硕—博”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执行过程中,缺少能够主动适应贯通培养要求、关注不同阶段人才培养状态,具有一体化人才培养意识的高素质创新型的骨干教师团队。必须建立健全有利于形成优质师资团队的长效管理机制,通过培养教学与科研双卓越的学科带头人提升导师队伍水平,凝聚适应“本—硕—博”贯通式人才培养的高水平教师团队,使贯通式人才培养真正做到“形通”与“神通”兼备。
内化立德树人,促进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的贯通
拔尖人才的培养也要与时俱进,内化立德树人,推动专业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协同前行。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推动知识与能力的贯通式培养,更要强化思想上的贯通培养,将思想政治教育无缝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让思想政治教育成为一种传承式教育,通过专业与思政的贯通,开辟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避免单纯依赖思政课程对人才进行价值观引领,实现对人才的思想塑造、行为引导和价值引领,培养既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又具有健全的人格及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并拥有更高的道德责任和精神追求的拔尖人才。
专业与思政的贯通,不应是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的简单相加,应强化专业与思政贯通的意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拔尖人才树立热爱祖国、奉献祖国的坚定信念。在教学内容上,应依据专业定位及人才培养特色,在实现专业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挖掘隐含在课程知识点背后的思政元素,依托专业教材、多样化的教学设计以及信息化教学手段,找准融合点,将科学思想、人文精神及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不着痕迹地融入日常教学中,将求真、务实、严谨的治学和工作态度,坚毅、创新的科学研究精神,以及奉献祖国的爱国情怀传递给学生,启智润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在专业课学习中完成对学生理想信念润物无声的指引,做到科学教育、学科教育与人文教育融会贯通,充分发挥“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的课程思政的核心作用。从而在协同育人模式下提升专业与思政贯通的有效性,不断提升高等教育对拔尖人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不断完善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势在必行。要将拔尖人才培养过程视作一个整体进行把握,逐步推动课业与专业的贯通、完善培养机制的贯通、促进专业培养与思政教育的贯通,构建内涵与外延双向驱动的贯通式拔尖人才培养新格局,实现通过“拔尖计划”培养中国的大师的教育愿景,为国家重大战略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作者:于文秀、孙玉秀,分别系黑龙江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黑龙江大学文学院在读博士、哈尔滨金融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