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6日 星期二

    求索与坚守 伴大河奔涌

    ——走近守护黄河的青年人

    作者:本报见习记者 殷泽昊 本报通讯员 马杰 本报记者 彭景晖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6日 12版)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新华社发

        市民在参观郑州黄河主题摄影展。新华社发

        黄河石彩绘创作。新华社发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新华社发

        贺兰山下,黄河之畔,苍鹭在嬉戏。新华社发

      【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守护黄河】 

      “你晓得天下黄河几十几道湾哎?

      几十几道湾上,几十几只船哎……”

      一首《黄河船夫曲》,唱出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对历史、对自身命运的追问与求索。

      “风在吼,马在叫,

      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一首《保卫黄河》,汇聚起中华民族顽强抗争、抵御外侮的昂扬精神,团结了无数仁人志士。

      同一条河流,不同的气质,无数人的追求,千百年的梦想,皆汇于此。

      滋养中华大地,孕育辉煌文化,黄河不仅见证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奋斗不息、拼搏不息的历史,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廊道,是事关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安全屏障。

      今天的黄河,已成为很多青年安身立命、书写人生华章的地方。他们有的学以致用,投身改善黄河生态环境的实践;有的继往开来,把黄河文明和汉字文化的种子种在孩子们的心田;有的潜心钻研,用精湛的表演艺术讲述新时代黄河两岸百姓的幸福故事……

    黄河生态保护者:盐碱地上播种绿色

      “去年我们的水稻实验田面积已经达到340亩,亩产量达到1400斤!”北方民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郭生伟振奋于此,“要知道,这可是在我们宁夏的盐碱地上长出来的水稻,不一般!”

      2009年,郭生伟博士毕业后,来到宁夏工作。受黄河水润泽,宁夏自古有“塞上江南”的美誉。然而那时的宁夏,面临着水土流失严重、盐碱化土地面积大等环境问题。作为从事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者,郭生伟决定加入韩凤兰教授的工业副产物循环利用研究团队,开展盐碱地土壤改良研究。

      研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那时粉煤灰产生量比较大,我们就从这个角度入手解决盐碱地粮食产量问题。几经尝试,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郭生伟回忆,研究团队还尝试过添加腐殖质等方式改善实验效果,但收效甚微。经历了长时间的试错,他们终于在实验室内的“小试”阶段达成基本目标。

      然而更大的考验接踵而至。“进入‘中试’阶段,我们的阵地就从实验室挪到了田间地头。”团队成员俯下身来、躬耕田间,把实验室里的成果运用在贺兰山间88亩试验田中。“最开始种的是玉米,出苗率只有50%左右,团队反复尝试,大家吃了不少苦。”郭生伟说,“在田里可不比在实验室里,太阳晒、风沙吹。实验的结果还得等作物成熟一季时间才能出来,失败了只有等来年春季才能从头再来,大家心里等得都发慌。”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在那黄河岸边,科学家们互相鼓励,一道守护着“前途未卜”的试验土地和秧苗。

      努力没有白费。2020年,玉米的出苗率突破90%大关,亩产超过周边农民土地产量的30%。同时,水稻试验也越来越好。工业副产物循环利用研究团队成功研制用以改良盐碱地的粉煤灰基新型调理剂。一箭双雕,成果既解决了粉煤灰的消纳问题,又提升了盐碱地的粮食产量。

      从那以后,试验田和作物亩产每年都在增长,可科学家们不满足于此。“目前,实验阶段已经取得成功,但水稻田消纳粉煤灰的数量还需提高,我们前面仍然有不少科研难关要攻克。”郭生伟说,在这个团队里,那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作实在贡献的日子,被称为“没有被虚度的光阴”。

    黄河文化传承者:“30岁对话3000多岁”

      随着甲骨文在黄河流域的河南安阳出土,这些埋藏地下的早期汉字重见天日。“从形态上看,甲骨文和今天使用的汉字相去甚远。但前人依然能够在较短时间里对其进行释读,这说明从远古的甲骨文、金文开始,汉字一直有良好的传承。”80后青年、河南省安阳市中国文字博物馆讲解员、社会教育专员杨小玉向游客讲解着甲骨文的历史。

      2009年,杨小玉来到当年刚成立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加入博物馆最早一批讲解员队伍。三年后的一个下午,有位从山东济南来参观博物馆的8岁小朋友,特意找到杨小玉,请她带自己参观博物馆,讲解甲骨文。

      “这个小朋友曾在一本杂志上看到我接受采访时对黄河文化的介绍。这些话他一直记在心里,所以一定要来博物馆参观,要来见见我。”杨小玉笑着回忆道,“虽是小事,但它对我的影响特别大。此前,我只是把讲解员当成一份工作而已,每天接待游客,把信息传递给他们就好。但从那以后,我认识到这份工作同时也是一份事业,拥有更为深远的意义:也许一句话就能激发一个孩子学习汉字文化的热情。这也是我后来转向做社会教育工作的原因之一。”

      有不少学者认为,从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到发明印刷术之后横平竖直的宋体字等,汉字从起源到后来的发展成熟,主要是在黄河流域完成的。汉字文明是黄河文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杨小玉深知传播汉字文明的重要性。

      2014年开始,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多种形式的汉字文化推广工作,尤其是组织面向中小学生的各种活动。“举办这些活动,不仅能让孩子们了解汉字起源的历史,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感悟黄河文化的内涵。以甲骨文‘人’字为例,甲骨文中的‘人’是弯腰侧立的形象,它被解读为当时先人们劳动的姿态,也理解为做人谦卑有礼的品质。”杨小玉希望,流传于黄河流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让他们了解汉字原貌和先人生活的状态,也能涵养他们的精神品质,让更多人对自身、对世界、对生活有深层次的思考和领悟。

      多年前,杨小玉在一次演讲前作案头准备工作时顿悟,传播黄河文化是历史对自己的馈赠,让自己幸运地与拥有几千年文明历史的河流对话。

      “今天的汉字正书写着中华文明的新篇章,与它有关的中国好故事还要讲到世界,讲到更多更远的地方。”这段“30岁与3000多岁的对话”,今天仍在她充满热情的工作中继续。

    黄河故事讲述者:吕韵新唱唱民生

      黄河下游的美景、乡村振兴的故事、百姓安居工程的具体场景,一一展现在山东省吕剧院创排的新版吕剧《一号村台》里。这部戏暂时还没有与观众见面,创作过程中,主人公梁满仓带领群众突破阻碍完成滩区迁建,让群众实现安居梦的故事,着实让主创人员“费了不少脑筋”。

      饰演梁满仓的演员查涛今天仍记得创作阶段大家去山东东平县采风的日子。“我看到那里的大村台,非常震撼。过去那里黄河岸边居民的生活条件艰苦,而今都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这位80后山东省吕剧院青年演员被当地人的经历“戳到了心”。

      当地老人告诉查涛,当年在黄河滩区进行迁建困难重重。例如,滩区地上都是淤泥,大型机械无法施工。“都是党员带头、群众响应,靠人力一点点夯土,筑牢地基,迁建工程才得以进行。”查涛与团队一点一滴记录着,把鲜活的素材写进剧本。《一号村台》几经易稿,反复打磨,才呈现出现在的最新版本。

      “台词量大、唱腔多、人物关系复杂……要演好梁满仓,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查涛这一部戏演下来,要与30多个角色对话。这在传统戏里是罕见的。

      “穷汉富汉,说话得算。说话不算,黄河来办。”戏里一句简单的台词,既埋藏着黄河下游群众对生活真谛的感悟——信守承诺、永不言弃,也是查涛在面对这项挑战时的内心写照。

      “梁满仓是个典型的‘黄河岸边的人’,很‘倔’,他认定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我也一样,既然接了这部戏,不论多难,我都要演好。”剧中的梁满仓是60岁左右的副县长,而查涛是一个主演小生的80后演员。为了演好角色,上下班路上、看电视时,他都在观察中老年人的姿态。

      艺术来源于生活,查涛与团队始终关心黄河两岸的民生,他们希望把更多的民生故事和近些年里黄河流域生动的发展故事融入戏剧,写进唱词。多年来,吕剧院主创人员常常奔波在民生建设一线,采集政府、群众干事创业的故事。

      为把民生故事演活,查涛和同事们经常把剧中人物的经历写成人物小传,设身处地体会他们每句话、每个动作中的情绪和感受,努力塑造舞台形象。

      “吕剧是在黄河边上诞生的剧种。黄河边上的戏,讲新时代黄河两岸百姓不懈奋斗、幸福生活的故事,这既是吕剧艺术发展的突破口,也是一次回溯剧种起源的寻根之旅。”查涛说,让黄河的故事被世界倾听,需要我们这些黄河故事的讲述者继续追问我们从哪里来,又去往何处。

      (本报见习记者 殷泽昊 本报通讯员 马杰 本报记者 彭景晖)

      (本期选题支持:王胜昔、宋喜群、王建宏、赵秋丽、冯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