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1日 星期四

    医养结合如何补短板

    作者: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21日 15版)

      【专家访谈】

      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养老服务面临着护理人才短缺、服务设施不足、机构供需“错位”等难点堵点。如何破除短板,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如何发挥新技术、新职业的作用,创新养老服务体系?对此,记者采访了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执行研究员张盈华。

      记者:如何加强社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组织能力建设,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张盈华:老旧小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存在供给不全、区位分散等问题。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要重点抓“整合”。针对目前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房不足、不便利的问题,应考虑整合利用社区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设施,在开展日常活动之余,将闲置时段或部分空间让渡出来,与社区养老服务“共享”“共融”。

      组织能力建设上重点抓“统筹”。基层政府从整合性治理角度,围绕养老服务需求,协调统筹各项资源,形成合力,将“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打造成地区级养老服务综合平台,统筹区域内医疗、护理、康复、养老、家政、社工、志愿等各种养老服务资源,形成综合照护服务系统。

      记者:如何有效融合医疗和养老服务,探索更好的医养结合模式?

      张盈华:目前,全国近6000家两证齐全的医养结合机构共有160万张床位。但与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相比,相关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仍需提升。

      据调查,老年人对上门看病、上门护理和康复治疗的需求远高于家政服务。这些是失能老人的刚性需求,但难以在居家或社区环境得到充分满足。目前,一些地区试点的“家庭照护床位”是个很好的探索,能将医养结合服务延伸到家庭,让有需求的老年人不离家便可接受包括医疗护理在内的全方位照护服务。“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提出“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家庭养老床位,将服务延伸至家庭”。当前,应更聚焦长期照护功能,发展“家庭照护床位”,以解决失能老人居家养老迫切需要的医疗护理问题。同时,这对入户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资质有较高要求,需要家庭医生、医生多点执业、家庭病床等多项制度相配合。

      记者:可以采取哪些措施破解医养服务相关人才短板?

      张盈华:养老服务行业“用工荒”,既与养老服务的专业性要求高有关,也与对养老服务职业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有关。破解人才短板问题,应从满足养老服务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入手。要分级化、递进式开展人才培养,在不同学历和技能层级上开展养老服务人才培育,既有掌握老年医学知识的学历教育,也有看护照护的技能培训,以及从基础服务岗位到管理岗位的职业晋升路径;既有职业资格证书予以认证,也有职业技能竞赛予以嘉奖,还有职业转换和职业介绍的中介便利;既强调养老服务人员的劳动权益保障,也要充分认知岗位的高流动性,创新劳动权益保障方式,例如,可以探索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新业态从业人员等不同形式相结合的劳动权益保障机制,将养老服务人员按用工关系的不同类型加以分类,纳入不同的劳动权益保障制度中,让用工单位“敢用人”“用得起人”,让从业人员“敢从业”“放得下心”。

      记者:如何进一步推动养老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张盈华: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和就业模式为养老服务发展带来新契机。从“无围墙的养老院”到智能手环等智慧养老工具,科技型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将零散、孤立的老年需求与服务供给信息串联、匹配,从信息撮合、远程监控、健康管理等多维度,搭建起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要将智慧养老纳入综合照护服务系统建设,打造地区级养老服务综合平台。同时,可以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经验,引入“照护管理”机制。

      (本报记者 鲁元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