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5日是我国第7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总体国家安全观学习纲要》正式出版发行,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提供了权威读物。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也是国泰民安的基本保障,全面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深层逻辑,牢固树立大安全理念,是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内在要求。
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历史逻辑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孕育形成,继承和借鉴了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全观,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党史。面对“一盘散沙”的旧中国,打败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面对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和繁重的国家建设任务,巩固红色政权、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维护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是捍卫国家安全的重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维护政治安全和发展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观的主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分析国家安全形势变化的新特点和新趋势,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结合中国国情和全球治理,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制定我国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考虑国家安全问题,对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从历史眼光看,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更是现实需要的结晶,具有历史特点和时代特征,是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
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价值逻辑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要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不断提升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能力,关系到国家安全工作走什么路、举什么旗的根本性问题,也是国家安全工作必须遵循的根本政治原则。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是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一个显著标志。国家安全工作要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第一位,广泛动员组织人民群众,以实际行动夯实国家安全的人民群众基础,防范和化解各种难以预见的安全风险,建设平安中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树立忧患意识,明确底线思维,是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基本原则。在事关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等原则问题上,中国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势力的压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坚持共同安全是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顺应时代潮流的战略抉择。“共同”意味着安全是双向的,自己安全也要保证其他国家的安全,提倡普遍、平等、包容的国家安全,尊重并照顾各方合理安全关切,任何国家都不应该谋求垄断地区安全事务,侵害其他国家正当权益。
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逻辑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当前,从世界范围看,国家安全研究主要集中在国际关系与战略、国家安全治理、国家安全技术以及特定国家区域的热点问题研究等。国家安全斗争突出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战略博弈。一是西方国家安全观,以军事同盟、武力威胁和经济制裁等手段谋取单极霸权和安全;二是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张法治、创新、合作、共赢的国家安全和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谋取世界大同和普遍安全。我国的国家安全思想和理论与时俱进,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防御优先、积极防御的国家安全战略,发展到改革开放时期的和平建设、互信协作、和谐发展的国家安全思想和实践,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所确立、发展和创新的总体国家安全观,为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思想、新视野和新路径。新时代国家安全理论研究,必须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精髓要义。概言之,一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国家安全道路;二是建立完善国家安全领导体制和各级党委国家安全工作责任制;三是立足国际秩序大变局、防范风险大前提和我国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大背景来统筹谋划;四是统筹“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筑牢底线思维,把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五是把牢“十个坚持”,加强17个重点领域的国家安全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我们要准确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实践逻辑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代我国国家安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作出了系统谋划,完善了国家安全的总体框架和方略,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安全难题,国家安全工作开启了新局面。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安全形势,国家安全工作要加快由“以防为主”的“维护”逻辑向“以防为主+主动出击”的“维护和塑造”逻辑转型,采取对外开放的系统思维,统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的协调发展;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制度刚性与实践韧性的融合互动,塑造纵向统筹、横向协同的“国际—国内”“国家—社会—个体”之间的稳定模式,形成国家安全制度经纬相交的整体格局;增强和提升国家安全的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能力,切实加快推进新时代国家安全治理能力现代化。
(作者:秦立强,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国家安全学学科带头人、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