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8日 星期一

    长城是我一生的坚守

    讲述人:中国长城学会副会长 董耀会

    作者:本报记者 刘平安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8日 05版)

      【我与祖国同奋进】

      1984年5月至1985年9月,我从山海关老龙头出发,历经508个日夜走到嘉峪关,完成了明长城的首次徒步考察,并写下了近百万字的考察日记。自此,长城成了我一生的坚守。

      我至今仍清晰记得将近40年前考察长城沿线时的情景。那时候,几个大的长城景区尚有一些维护,其他地方的长城墙体,有些在野外,既有保存完好的,也有自然损毁的、濒危倒塌的,靠近村庄人群的则普遍存在人为破坏的情况。比如有一个村庄为了建砖瓦厂,直接开着推土机将城墙推倒,我们上前劝阻,当地村民表示难以理解,埋怨说“凭什么别人能拆,我们不能拆”。说起来,这也不能怪他们,当时就连政府也并未意识到长城保护的重要性。

      后来随着“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活动的开展,人们才逐渐有了保护长城、修长城的概念。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文物保护相关制度、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文旅融合深入发展,长城沿线状况早已今非昔比。

      多年来,我的工作始终围着长城转,所到之处,见证了太多翻天覆地的变化。长城沿线的旧村落焕然一新,古长城得到修护,文旅融合为当地群众带来了物质和精神的双富足,更重要的是长城文化越来越深入人心。

      近几年,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驶入快车道,我又围绕相关点段做了大量工作。我曾多次提出,一定要做好文化挖掘与传播,把文化故事化,讲好长城故事,进而讲好中国故事。比如,近期正在开展的八达岭少年使者项目,通过在长城遗产地开展创新解说教育,让参与者和参观者了解长城背后的文化和价值,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地的尊重和理解,进而推动长城保护意识的提高。

      近日,我的新书《传奇中国:长城》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下半年的写作任务也将围绕2022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明代长城史》展开。讲好长城故事,传播长城文化,让世界看见传奇中国,一辈子做好这一件事足矣。

      (本报记者刘平安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