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2日 星期二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文化传承铸品牌 以质图强育工匠

    作者:林小平 陈凯 张致诚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12日 10版)

    坐落于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里的“浙江古桥馆”,其中古桥模型设计、各工种施工及艺术制作,全部由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师生手工完成。

      浙江素有“中国古桥博物馆”的美誉,古桥的历史底蕴、人文气息、建造智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结合地域古桥特色文化,从2009年古桥寻访活动开始,通过精神文化、技术文化、创新文化逐步培育与传承构建了专业文化育人机制。学校通过引进非遗传承人、技能大师、行业专家、劳动模范等举措,构建了专业文化育人体系。通过系统打造工匠班、工作室、研究中心、应用技术中心等平台构建了专业文化育人载体,形成了“承古出新、匠师协同、学创一体”专业特色文化育人模式,助推了学校高质量、高品位、高品质的发展。

    以质图强 厚植“四化”育人理念

      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直面文化传承与专业教育融合不足、职业技能与工匠精神培育缺乏深度协同等突出问题,在专业建设中植入地域特色古桥文化,形成了专业文化传承“生活化、社会化、教育化、数字化”的创新理念。

      学校创建了“浙江古桥馆”,把浙江随处可见的古桥融入教学之中,使学生时刻感受到古桥文化的气息,实现古桥文化的“生活化”。

      学校通过古桥寻访活动,将古桥馆向社会开放,有效连接了社会,实现了古桥文化的“社会化”。

      同时,开设“工匠班”,创设工作室,使技艺与文化传承融合,实现了古桥文化的“教育化”。学校还以科技驱动传统技艺传承,打造数字古桥馆,实现了古桥文化的“数字化”。

    匠师协同 打造“结构化”教学团队

      学校依托茅以升科技基金会的影响力,聘请古桥非遗传人、技能大师、能工巧匠、行业专家等70余名“名匠大师”组建文化育人结构化专业教学团队。结构化教学团队创设了集专业课堂、非遗课堂、大师课堂、工地课堂于一体的“四课堂”协同育人模式,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文化育人“生态圈”。

      教学名师在“专业课堂”教理论,培养学生认真严谨、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非遗传人在“非遗课堂”授技艺,激发学生对传统技艺的热情与兴趣,促进学生领会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工匠精神;技能大师在“大师课堂”拓视野,引领学生拓宽知识领域,培养学生执着专注、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行业专家在“工地课堂”提技能,锻炼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的奋斗精神。

      近年来,学校教学团队取得了显著成果。学校教学团队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出版《石桥营造技艺》等4本著作,编制行业标准等12部,有1门课程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近三年,学校完成科研技术服务产值超1100万元,获得“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国家级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称号。杨仲元教授领衔的道桥工程教师团队成功入选首批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

    提质培优 打造“学创一体”育人平台

      学校根据桥梁模型相关课程改革的需要,开设了“工匠班”,在桥模制作设计理念和方法中强调独创性与新颖性,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探索、发散思维及创新能力。

      学校建立了“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了非遗传人罗关洲、曾家快教授等,学校以大师的身教言传培养学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学校还成立了“古桥文化研究中心”,积累完善古桥修建技术、文化、档案,打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技术技能积累平台。

      学校设立“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依托浙江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的前沿学术资源,联合现代桥梁能工巧匠、行业专家创新桥梁建造技术,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使学生的创新意识不断增强。

      学校国际影响力也逐年扩大。学校在非洲、东南亚等地建立了“海外鲁班学校”与“丝路交通学院”,匠师团队师生十余次赴海外传播与推广中国古桥非遗传统技艺与文化。

      以改革破局,以创新开路。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文化传承,弘扬工匠精神,致力培育大国工匠,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专业特色文化育人“品牌”成果凸显。学校荣获第九届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一等奖、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一等奖和“互联网+”国赛金牌。学生先后获得国家级技能竞赛一等奖11项、二等奖15项,获专利13项,毕业生获得省级以上技术能手20余人次。

      (作者:林小平 陈凯 张致诚)

      (广告)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