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人谈】
冀美版《西游记》连环画套书是迄今我国出版史上唯一一次跨越了68年(1954年-2022年)的古典文学名著连环画创作工程。
说起来可能很多读者都不会相信,即使是在我国通俗读物、连环画出版最繁盛的那几十年,我们也一直未完成一套完整讲述《西游记》故事的经典连环画。
1950年初,作为新中国通俗读物出版中重要的任务,连环画出版受到高度重视。人民美术出版社、上海新美术出版社、连环画研究室等单位专门组织连环画的创作与出版。1954年至1958年,上海人美社先后组织上海画家创作出版了《火焰山》《怒打假国丈》等10册《西游记》故事连环画。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西游记》连环画的创作组织工作也于1954年开始,1955年4月首先出版了吴光宇绘制的《三调芭蕉扇》,1956年又接续出版了徐燕孙、金协中合作绘制的《蟠桃宴》和陈云波绘制的《小雷音寺》,至1958年出版了《西游记》故事连环画10册。
为避免资源的重复消耗,1955年后,各大出版社对历史名著等重大主题进行了选题的统一择定和资源分配。这次改革,使当时全国画家得以集中优势力量攻关集体性创作难题,为中国现代美术史留下了意义重大的一系列经典长篇连环画。人民美术出版社继续组织以在京画家墨浪、任率英为主的创作力量绘制《水浒传》;天津美术出版社承担的任务是《聊斋故事》;上海人美社集中力量创作《三国演义》,并继续完成《红楼梦》和《东周列国故事》。河北人民美术出版社的出版任务就是《西游记》。
1955年至1962年,河北人美社先后共出版了27册《西游记》连环画。组建的24人创作组几乎网尽当时最负盛名的人物画家,如北京的徐燕孙、刘凌沧、任率英,河北的刘汉宗,上海的胡若佛、钱笑呆、汪玉山等。值得一提的是,冀美社的这次创作组织,是迄今有据可查的新中国连环画套书出版中首次大规模联合南北画家的集体合作。这27册连环画出版之后,很快获得全国广大读者的喜爱,其影响力以传阅便携、通俗易懂的优势逐步超越了小说、戏曲和广播。
1979年至1989年的十年间,冀美社开始对《西游记》连环画套书进行再版、修版和补绘、重绘,组织河北本地画家新创作了29册。跨世纪后,以第一批26册老版为主体,插编20世纪80年代补绘的10册,前后连缀,构成冀美版共36册《西游记》连环画套书。
60多年来,河北美术出版社组织创作出版的这一套《西游记》连环画,是新中国古典名著连环画改编史上故事覆盖最全面、读者综合评价极高的公认经典。但即使是冀美版这套最全的《西游记》连环画套书,连续接力创作60余年,也仍然留有故事情节不够完整的遗憾。囿于各种原因,集中在小说中“唐僧取经”起因的故事线索部分,包括“蟠桃宴”之后的“大闹天宫”情节,之前也都没能组织创作完成。
2016年10月,我应河北美术出版社之邀参加活动,机缘巧合与冀美版《西游记》连环画的第二代作者、编辑张鸿林探讨连环画创作一事,并由此了解到张老先生20年来的遗憾。由于多种原因,出版社一直未能寻到适合的作者来完成接力创作任务的“最后一棒”。2017年4月,几经磋商,出于经典补全的历史责任,我与河北美术出版社签订创作协议,补绘《大闹天宫》后的5册缺失分册。
我从小学画画时,学会画的第一个形象就是孙悟空,读到的第一本连环画又恰恰就是冀美版《西游记》。我考虑再三接下这一创作任务,发自内心的原动力,便是将经典补全“最后一棒”的荣誉感。但一到真正执笔落墨时,才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创作压力。
这一画就是5年,目前完成了《寻访取经人》《唐僧出世》《梦斩泾河龙》《唐僧取经》4册的共400余幅画稿。我一边完成创作任务,一边提高自己的创作本领。不仅要完整、妥当地通过绘画转述故事情节,还要兼顾故事背景的历史元素,为此我尽力查阅大量资料,反复删改图稿。本来签订的创作周期是两年,出版社给予我最大的信任、支持与宽容,耐心地等了我5年。今年,连环画终于与读者们见面了。
用绘画讲故事,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形式,尤其是在我国已经深耕发展逾千年的线描艺术,更是讲述故事最精彩的艺术语言。我在院校里教授传统线描艺术课程多年,在创作《西游记》连环画的5年里,每天阅读前辈留下来的经典画作,再将这些心得与同学们分享,并日复一日流于创作的笔端……恍惚之间,我感觉到在68年的岁月里,我们一直在努力传承文化经典,讲好中国故事。
(作者:付爱民,系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