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9日 星期六

    老虎进村,可能只是个开始

    作者:刘东黎 《光明日报》( 2022年04月09日 09版)

        在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社区居民经营起蜜蜂养殖业。本报记者 徐谭摄/光明图片

      【自然笔记】

      在民间,虎被奉为“灵兽”,只要食物链尚未完全断绝,虎一般很少有袭击人的行为。然而,近几年,老虎捕食家畜或伤人毁物的事件却屡见报端,成为地方政府和动物保护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

      2021年4月23日,黑龙江省密山市白鱼湾镇的居民在当地发现一只老虎。警方、林业等部门紧急出动,搜寻过程中,一位村民被老虎扑倒;工作人员在开车追踪时遇老虎袭击,所幸成功逃离,但车窗被老虎拍碎。从传播到网上的视频可以看到:老虎趴卧在民居附近的草丛中,警惕地注视着人的一举一动——据动物学家分析,这属于老虎的正常状态,即把自己隐藏起来,避开人类。当晚21时,老虎被警方用麻醉枪击中后送至横道河子猫科动物饲养繁育中心,健康状况无碍。经林业部门专业人士判定,这是一只野生东北虎。

      老虎出现在人们视野,这几年并不罕见。据《北京晚报》报道,2021年2月1日,人们在吉林省汪清县金苍镇境内拍摄到野生东北虎进村捕食家犬的镜头。报道称,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入冬以来,在汪清县附近村落,先后有1只羊和7条家犬被老虎吃掉。再往前看,2016年7月,珲春市依力南沟,一只野生虎一个月内频繁活动在玉米地和民宅附近区域,咬死若干家禽家畜,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威胁,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显然,在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濒危多年的东北虎“王者归来”,而我们却并未做好人虎两个世界再次重叠的准备。在上述事件中,东北虎的出现以及伤人毁物行为促使我们思考:老虎与人,谁才更需要被保护?

      野生虎对生存环境的要求很高,包括领地面积、植被种类和密度、猎食对象的种类和数量等。如果生存环境适宜,它们不会超出领地活动或捕食,更不会主动靠近人类。那么,在什么情况下,野生虎会进入居民生活区,盗食家畜甚至袭击人呢?根据动物专家的研究,老虎伤人的原因主要有:受伤、生病、年老体弱捕不到食物时;被猎人所伤,与人拼命,或当时逃脱,以后蓄意报复;受伤后被人逼迫过紧,自觉没有生路,索性绝境反击;在进食或休息时,突然被人撞见,因惊慌失措而扑人;在逐偶或抚育幼仔时,脾气不正常……

      更深层次的原因,恐怕还是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大规模侵入老虎领地,破坏其栖息环境,从而引发攻击性虎患事件的发生。人类吹响开发山林的号角,实际上就开始了对老虎生存的干扰与威胁。从这个意义上讲,人类对虎豹的伤害,远远超过了虎豹对人类造成的威胁。

      无论人类还是其他动物,都需要独立的生存空间和安全距离。然而,不可否认,许多人类定居点的形成,都建立在迁移或驱逐其他野生动物的基础之上。大量垦荒,导致野生动物的天然食物不足;肆意猎杀猛兽,导致野生有蹄类动物增多,植被遭受过度啃食和破坏,从而引起一系列连锁性的负面生态变化。过度开发和猎杀,令人与野生动物的生态位一再重叠——其结果是野生动物的家园越来越小,人兽正面相遇的冲突概率逐渐增大。

      可以预见,随着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强、野生动物种群的恢复,更多的人兽冲突将出现。这类事件不仅会给当地社区、民众带来经济损失,危及人身安全,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还会挫伤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积极性,甚至导致对肇事动物的报复性猎杀。

      面向未来,如何避免类似的人虎冲突事件发生?在这方面,我国已经作出了很多有益尝试,包括扩大保护区面积、修建生态廊道、调整土地利用模式、分区管理等。尤其是通过建设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提高栖息地质量,满足野生东北虎豹的生存需要,避免人类与它们在生存空间上形成交叉与重叠,减少对共有资源的竞争;与此同时,进行合理规划和管理,妥善协调自然保护和周边社区民生之间的矛盾,更好地避免保护地周边居民对虎豹等野生动物产生抵触心理甚至怀有敌意。

      基于以上分析,到底是人重要还是虎重要,其实是一个伪问题,而人与虎之间的冲突也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可能给当地居民带来危险的同时,野生动物也会带给他们积极的影响。举个浅显的例子:东北虎豹等处于食物链高阶的野生动物可以有效控制食草动物数量,改善山林生态系统,依赖林下经济生活的人们会因此受益。

      无论怎样,在人与东北虎、人与兽的矛盾和对峙中,人类作为生命共同体中掌握强大科技力量的主体,还是应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惯性,要为生命共同体的健康运作多担负一些责任。

      (作者: 刘东黎)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