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点评】
乡村教育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性、先导性、内源性要素。它有助于构建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体系,有利于阻断农村贫困代际传递,提高乡村人口素质。此外,乡村教育也是推进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优化乡村文化生态、增强乡村发展综合能力、最终实现乡村现代化的关键一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乡村教育,对乡村学校的建设、乡村教育的发展等提出明确要求,给予重要指示。
回顾过去十年,乡村教育发展成就显著。首先,乡村学校的布局得到了优化。各地政府加强了城乡义务教育统筹力度,强化了在人口较为集中、生源有保障的村设置完全小学。地处偏远、生源较少的地方,一般也在村里设置低年级学段的小规模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寄宿需求,还在乡镇设置寄宿制中心学校。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乡村学校弱化和乡村孩子上学难的问题,降低了孩子上学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就近入学,确保实现辍学生动态清零的目标。其次,乡村学校的办学硬件得到了根本改善。像重庆市石柱县中益乡小学、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白坭乡小学等就有了颇具现代化气息的教室、实验室、操场、食堂、多媒体设备,有的学校还建设了报告演艺厅、球场、图书室等,过去只有城市学校才可能拥有的教育条件,如今也在乡村小学变为现实。这有力保障了乡村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再次,乡村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伴随着乡村教师津贴、乡村教师荣誉证书、乡村教师“国培”“省培”、乡村教师“特支计划”等政策落地实施,乡村教师的存量基本巩固、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城市教师和优秀大学生支教行动等给乡村学校带来了新鲜血液,优化了乡村教师的队伍结构,有力促进了乡村教学质量的提高。最后,乡村教育的文化生态得到改观。从宏观看,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乡村教育,企事业单位支持乡村教育,社会各界崇尚乡村教育,村民关心乡村教育,当地组织、机构融入乡村教育,乡村学校成为乡村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的中心。从微观看,乡村学校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国家课程方案规定的义务教育课程得到落实,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与城市学校共享的优质学习资源日益丰富、便捷,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被激发,乡村居民的教育观念发生积极变化,乡村振兴有了切实的教育保障。
面向未来,应进一步强化乡村教育现代化建设。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没有乡村的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我国的全面现代化。现代化建设的核心是人的现代化,乡村教育应当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目标出发,强化学生的主体性和现代性培养,强化高水平乡村教育体系建设,努力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发挥城乡教育资源的互补作用,强化城乡教育的有序互动。可以通过教师互访、班级结对、学生互联、资源互通等方式建设形式多样的城乡教育共同体,通过科学探究、才艺展示、劳动教育、综合实践等方式加强城乡孩子在生活空间、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共同体验,努力使乡村孩子既热爱和享受乡村文明,也领略和认知城市文明。
强化学生与乡村生活的联系,深化学生对乡村发展的认识,发掘学生进行乡村建设的潜力。乡村的广袤土地、山山水水、一草一木、村规民俗等都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要加强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践活动等与乡村实际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关心并适度参与乡村经济、乡村治理、乡村文化建设等,做到知乡趣、识乡味、有乡情,形成有志于乡村振兴的积极情感,为乡村振兴奠定人才基础,从而更好发挥乡村教育促进乡村振兴的社会功能,形成乡村教育与乡村振兴的良性循环。
(作者:顾建军,系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项目团队:
本报记者 李晓、张国圣、张哲浩、周洪双、耿建扩、陈元秋、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隆太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