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
最近,“婴幼儿感染者隔离治疗家长能陪护吗”的问题引发不少关注。
在本轮疫情严峻复杂的背景下,据媒体报道,有地方的方舱医院已开启“亲子”收治模式,并对阴性家长陪护作出部署安排。目前,相关收治工作正在继续进行中。
相关负责人对媒体表示,从目前收治的患儿情况来看,八成以上感染患儿的家长也是阳性(属于家族聚集性感染),这样就会采取“同收同治”;而针对很小一部分核酸阴性的家长,他们又不愿意和孩子分离,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考虑,在家长充分知晓风险的前提下,也会有相应安排。
这一消息让不少人感到欣慰。针对防疫过程中遇到的细节问题,有关部门从防疫规定层面及时给出回应,且鉴于婴幼儿的生理特征和人伦情感的需要,以及从缓解医护资源压力等角度综合考虑,尽力创造条件让所有需要隔离的婴幼儿避免与父母分离,是全社会的期待。方舱医院“亲子”收治模式的开启,就是对这份期待的积极顺应。
虽然从防疫规定的角度,感染者应当与非感染者隔离,但考虑到婴幼儿群体的特殊状况,保障阳性感染幼儿可以在父母的陪护下一起接受诊治,符合世道人心和最基本的人道主义要求。
疫情常态化防控以来,国家层面始终强调,要着力保障好防疫期间居民的正常医疗服务需求,要杜绝防疫政策的“层层加码”,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等,都是对基本底线的重申。而像婴幼儿感染后能不能得到最妥善的照料,能不能最大程度减少父母的担心,同样归属于这一范畴。
“亲子”收治模式的开启,让每一名婴幼儿感染者都能免于和父母分离。其更大意义或在于,再次让人看到了防疫工作在遵循既有规定与人性化通融之间进行合理取舍的可能性。其合乎人性和常识,顺应民之所盼,也反映了防疫政策所内嵌的弹性空间和灵活调整、优化的能力。
防疫还在继续,我们或许还会面临一些新的问题,以及一些新的民生诉求。但只要秉持直面态度,始终把“保基本民生”放在重要位置,坚持科学防疫,尊重常识和民情民意,防疫政策就能不断优化,顺应好社会期待,真正做到“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原载于《新京报》 摘编:项锋、杨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