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春暖花开。一大早,河南省项城市水寨街道西关社区监委主任马明兰手拿“民情日记”,再一次来到李玉真家登门“拜访”。
如何让基层社会治理更有温度?河南省项城市通过优化网格治理、打造五级组织架构、拓宽诉求渠道三剂“药方”,有效激活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
创新管理“微模式”
为破解基层社会治理难题,项城市突出党建引领,积极拓展延伸“1+10”党员联系户制度,探索建立了以党员为核心,以群众代表为基础的片长、村长、街长、巷长包信访稳定、包移风易俗、包环境治理、包设施维护、包便民服务的“四长五包”乡村治理模式。将全市划分成21个网格,网格员2863人,全面构建了“市到镇、镇到村、村到街、街到巷、巷到户”的精细组织构架,基本实现了户户有人访、事事有人管、全域全员全覆盖。
该市细化管理“进网格”,统筹城管、警务、环卫等资源,实现“多网职能整合”,“微”处理发力,提升城市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做到了“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
在居民小区显著位置公开网格员电话和服务事项,确保群众“有呼必应”;网格员被纳入城市基层管理,负责处理辖区内发现的和居民反映的各种矛盾问题,确保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解决。这里有一群“管闲事”的网格员,活跃在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角落。
翻开西关社区“民情日记”:2020年5月10日,网格员马明兰、郭丹丹第1002次上门调解社会矛盾。“我们社区属于老城区,历史遗留问题多,辖区邻里纠纷这样的小事时有发生,正是有了像马明兰这样的‘微光’,基层社会治理才有了温度。”社区党支部书记郭丹丹说。
搭建服务“微平台”
项城市积极探索“微光”治理模式,搭建了服务群众的“微平台”,“民调员”“胡同长”“评理堂”等一批基层治理“微平台”发挥各自的“微”作用,引领着基层服务新风尚。郭德功是新桥镇北村退休的老支书,他对基层社会治理也有一套,他的“杀手锏”是“情”。“一年经我手调解的纠纷不下30个,跟乡亲们要讲情,讲人情、讲乡情、讲亲情,你跟他们讲情,他们就会讲道理。”
贾岭镇村村都有评理堂,评理员熟悉农事、了解农情,进得了家门、坐得下板凳、拉得上家常,对邻里大事小事知根知底,遇上邻里纠纷、家庭矛盾都能说道说道,把理讲明、把气捋顺、把疙瘩解开。
“就为咱们这点事,给多少人添了麻烦啊,想想真觉得愧疚,以后咱们两家和和气气的。”在社区纠纷调解室,老街坊魏某、梁某两家人握手言和。去年夏天,两家因为宅基地产生纠纷,派出所、司法所进行多次协调,但始终不见成效。社区专项调解队全面了解事情缘由后,联合网格长、包户干部、街长、巷长组成问题解决团队,请两家人到矛盾纠纷调解室进行当面调解,历时一天,双方终于和解,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办好群众“微实事”
项城市依托辖区内小区公园、街巷楼道等场所建设党建文化长廊,通过征集家风家训、评选最美家庭等多种方式,把党建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实现了党聚民心、民心向党。
“父子俩一年打工收入八九万,咋还能吃上低保?”“村里收取燃气费3500元,是不是乱收费?”“村干部有小私心,谁来管?”
在基层,这样的“疑惑”并不少见。类似的小事没办好,群众就会不满意。为加强社区社会治理规范运行,该市创新建设“阳光社区”监督平台,让更多的群众“线上”“线下”全方位了解政策内涵,给基层社区运行带来了诸多新变化。
社会治理的“微光”聚焦为群众办好“微实事”,使社区“末梢神经”产生静悄悄的变化。
“微光”治理凸显了“温度”。该市结合社区治理,策划了“小康路上·幸福农家”“小康路上·伴你成长”“小康路上·幸福瞬间”等服务项目,打造了党旗红、巾帼美、职工情等特色项目,在全市501个行政村(社区)和2000多个中小微企业,招募培训1000名网格长,经过“联岗”培训,使他们成为党的政策宣传员、基层矛盾调解员、文明实践服务员。“小康路上”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为贫困户送温暖、送健康、送服务、送关怀、献爱心;对涉法涉诉基层治理难题,实现问题诉求从提出、办理到反馈的闭合循环。仅去年一年,项城市累计解决群众小事、急事2600多件;调解民事纠纷3590起,调解成功率达97%以上。
(本报记者 王胜昔 本报通讯员 田维林 吴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