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是“国之大者”。基础教育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奠定基础,为全体国民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事关亿万家庭幸福和谐。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坚持把基础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面加强党对基础教育的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公共财政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我国基础教育发展提升到一个崭新的高度,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也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标志。
衡量一个国家基础教育,一般有五个维度:一是普及水平,二是办学条件,三是公平程度,四是教育质量,五是治理能力。从这五个维度衡量审视我国基础教育,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中上行列。
实现高水平普及。义务教育在实现全面普及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巩固率。近年来强力推进控辍保学,截至目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学生由台账建立之初的60万人降至475人,其中建档立卡20万辍学学生保持动态清零。2021年,我国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4%。近年来,连续实施学前教育行动计划,“十三五”以来新增公办幼儿园5.08万所,全国学前教育入园率达88.1%,在全世界居于前列。残疾儿童教育得到特殊关注,2021年全国适龄残疾儿童在校生比2015年翻了一番多,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已达95%以上。2021年,全国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1.4%。从学前到高中,我国基础教育实现了全面普及。
办学条件大幅改善。大力实施薄弱学校改造工程,全面加强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30.9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含教学点)办学条件达到基本要求,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的99.8%。中央设立专项资金,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
发展均衡度明显提高。重点帮扶薄弱地区办学和困难群体入学。以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学校为重点,大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有效推动实现城乡统一的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标准、教师编制标准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全面落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流入地接受基础教育和关爱留守儿童的各项政策措施,强化学前教育的公益普惠性,2021年年底,学前教育的普惠园覆盖率达87.8%,比2016年提高20.5个百分点。支持推动普及水平较低的中西部10个省份实施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攻坚计划。截至目前,全国所有县(市、区)都通过了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督导评估验收。
育人质量全面提升。近年来,着力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和吸引力,大力加强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在中小学开设劳动教育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凝练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聚焦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业的一代新人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更新课程教材。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已在全国26个省份施行,义务教育新课程也即将颁布实施。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道德与法治、语文和历史三科统编教材已在全国统一使用。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和推进育人方式改革结合起来,推动信息技术和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广大中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近年来,我国参与国际有影响力的基础教育学生学业水平测试屡获佳绩。
治理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以中共中央、国务院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名义颁发了一系列文件,对基础教育从学前、义务教育到普通高中各学段,从德育到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等诸多领域的教育教学改革作出部署。在全面加强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顶层设计的同时,积极推动基层开展创造性实践。教育部等8个部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基础教育领域“放管服”改革,切实落实中小学办学主体地位,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幼儿园、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指南颁布实施,基础教育领域评价改革逐步深化。采取有力措施,治理热点难点问题。针对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有害App进校园等问题,规范网络平台管理,有效地净化了中小学网络空间。尤为突出的是强力推进“双减”,上下联动、家校协同,整顿治理社会培训机构,有效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和家长的经济负担。把减负和提质结合起来,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学生的课后作业时间明显减少,教学质量、作业质量明显提升。笃行不怠地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广大中小学教师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素养的不断提升,保障和促进了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和热点问题,开展督政、督学和监测评估,督导的效果和权威性不断增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改革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整体水平跃上了一个崭新的高度。站在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中国基础教育立足新发展阶段,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守正创新,要坚持围绕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两大主题,把教育公平和教育质量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构建基础教育发展新格局,就是要建设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富有活力的高质量育人体系。
建设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要在巩固现有“普惠、基本、兜底”的教育民生服务的基础上,扩面提标,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提升:
一要巩固现有公共教育服务的成果。堵漏、补短,实现现有扶贫、助困、促进基本均衡等各项教育服务全覆盖。
二要扩面提标,提高公共教育服务水平。义务教育的扶贫助困措施适度向学前和高中阶段扩展。提高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建立动态增长机制。适应发展素质教育、深化课程改革和信息化的要求,提高基础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加强中央扶持和省级政府统筹的力度,缩小不同地区间生均事业费和生均公用经费的差距。
三要控减班额,提高生均占有教育资源水平。“十三五”期间消除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和大班额成效显著,但目前我国班额标准仍然偏高,难以适应教学方式改革、加强个性化指导需要,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求。调整班额标准要量力而行,以高质量育人为目标,积极行动,有所作为,逐步提高生均教育资源水平。
四要提升推进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层级。近十年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基本均衡到优质均衡,制定评估标准,国家和省级组织督导验收,有力地推动了义务教育的发展。目前推进和评估均衡发展的区域范围是在县一级。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和新时期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要求,可以考虑将均衡发展的区域范围、层级提升到市(地区)一级,这对提高均衡发展的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有利的,也是必要的。
守正创新,建设富有活力的高质量育人体系,要把顶层设计和基层创造结合起来,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基层学校的实践力,激发基层学校的创造力,努力培养担当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重任的一代新人:
一要提升五育并举的实践能力和融合培育水平。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教育部全面加强了五育并举的顶层设计和动员部署。落实部署,将顶层设计转化为生动的育人实践,是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要在进一步凝聚共识和创设改善办学条件的基础上,推动基层学校抓好落实,在真抓实干中提升实践能力。加强德体美劳教育,要重视与智育的融合,重视诸育的融合,提升融合培育促进全面发展的水平。
二要深化课程改革,推动育人方式发生深刻变革。课程设计和实施,在重视学科逻辑的同时,更要关注学习逻辑和生活逻辑。聚焦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核心素养的培育,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提高实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效果,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要加强因材施教,提升满足多样化的发展需求的水平。打好共同基础,关注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增强学校和教师促进教育公平的主体责任意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成长状态和发展方向,对因各种原因造成学习困难的学生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对有特殊学习能力的学生,提供能促进其发展的学习平台。适合的教育既是高质量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高质量教育的一种境界。
四要落实“双减”措施,减负、提质相得益彰。深刻认识“双减”的现实意义,发挥“双减”对学校教育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倒逼推动作用,重塑基础教育体系。在行政推进、法制保障的同时,努力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营造健康清新的教育生态。
五要推进评价体制改革,发挥评价对高质量发展的督促引领作用。用发展素质教育为核心价值的质量评价标准,引领教育教学行为、教育管理模式的转型,促进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引领社会舆论激浊扬清,推动各方形成合力,科学育人,全面育人。
六要建设高水平的教育信息化体系,支持促进基础教育加快实现现代化。创设信息化学习环境,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与学实践之中,培育学生信息素养,提高适应信息化时代学习、生活的能力,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的能力。建立优质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以信息化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
(作者:王湛,系教育部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