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1日 星期一

    早日开启助残服务“私人定制”时代

    作者:周威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21日 02版)

      【新闻随笔】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让世界看到了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残疾人事业的卓越成就。有媒体报道称,长期以来,鼓励残疾人自强自立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残疾人通过改善环境条件来创造更美好生活的需求也不能被忽视。在媒体采访中,不少残障人士表示,希望残疾人辅具更加凸显个性化,并进一步实现助残服务保障的“私人定制”。

      保障残障人士生活,人们容易想到的是盲道、坡道、无障碍卫生间等基础性的公共设施。这说明近年来关于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和宣传渐入人心,不过也暴露出公众对残障人士的了解尚显粗浅。中国残疾人总数已超8500万,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需求大不相同。比如,视力障碍人群需要盲道通畅和声音辅助,下肢障碍人群需要轮椅通行,上肢障碍人群对日常生活辅助设施的需求更多,而听力障碍人群则在如何顺利与他人交流上需要更多帮助。

      个性化辅助器具对残疾人的意义不可小觑。它不仅能让残障人士在无人帮助的前提下正常生活,更重要的是,它是对残障人士从身体到心灵的一种支撑。他们在部分或全部失去日常生活和工作的能力后,处处碰壁、不敢外出、依赖他人,这些都可能引发严重的自卑感,继而在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承压更大,甚至丧失社会功能。

      作为一种现代消费模式,个性化定制按个人需求量身定制,体现服务的精准度。当舆论话题还停留在如何搬开盲道上的障碍物时,残障人士对助残服务的期待已升级至“私人定制”,他们希望更快回归正常社会生活的渴望和信心,需要我们共同珍视和呵护。

      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福利和保险相结合的方式帮助残障人士获得康复辅具,但除了工伤保险能够支付部分康复辅具费用外,很多残障人士仍缺乏完善的保障,只能自费或通过公益项目等方式获得所需康复辅具,资金来源不稳定,总量也有所欠缺。对上肢残障人士来说,如果能用辅助工具固定住牙刷,就可以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自己刷牙。牙刷固定器并非高科技产品,多年前就曾由中国福利彩票通过公益金的形式,把设计图纸转到工厂定做了约100件,但这种小众化的研发定制却很难得到推广。

      北京冬残奥会期间,国际残奥委会发布的宣传短片《我们这15%》感动了不少人。其传递的理念,用一句话概括,正是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一起向未来”。占全世界15%的残障人士,是“我们”的一分子。我们共处的社会,自然应该具备更好接纳和帮助残障人士的能力,充盈有温度的共情,充满无障碍无差别的共享。

      值得欣慰的是,我国残疾人事业进步显著。《残疾人事业蓝皮书:中国残疾人事业研究报告(2022)》显示,我国残疾人受教育状况持续改善,同时社区无障碍设施持续改善,公共场所出入口平整或有坡度的占比稳定增加,无障碍建设项目和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关爱残障人士,推动我国残疾人事业发展,需要我们升级相关助残服务。下一步,应尽快推动制定和完善关于康复辅具服务及支付的法律体系,明确政府责任并细化实施方案,落实康复辅具服务的资金预算,制定康复辅具服务及支付的标准,保障服务的内容和质量,力争早日开启助残服务“私人定制”时代。

      (作者:周威,系媒体评论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