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8日 星期五

    考古工作的春天

    讲述人: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主任 唐炜

    作者:本报记者 李韵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18日 05版)

      【我与祖国同奋进】 

      刚刚过去的2021年是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回望中国考古百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些年是发展最快、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黄金时代,考古工作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春天。

      以我所在的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为例,它的前身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是中国水下考古的国家队,编制仅有30人。2020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就考古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同日,中央编办批复组建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以下简称“考古中心”),职能扩展到水下考古、科技考古、边疆考古、中外合作考古,编制90人,2021年9月又增加到190人。可以说,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考古的关心和厚爱直接促成了考古中心的创建和发展壮大。

      考古中心成立以来,我们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创建世界一流考古机构为目标,加快实现跨越式发展。作为考古中心的一员,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

      我们努力展现着国家队的责任担当。西沙群岛水下考古、北洋水师沉舰调查、上海“长江口二号”考古取得重大成果,维护了国家的海洋权益;西藏昌都考古调查、拉颇遗址发掘、新疆唐王城遗址调查等考古工作,填补了西藏、新疆考古的重要空白;沙特塞林港等考古项目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考古打开了新局面。

      我们努力发挥着科学技术的关键作用。考古中心与北京大学等单位建立联合实验室,共同创建考古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其中考古年代学联合实验室在三星堆考古样本测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深入推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出水木质文物保护关键技术研发”和“水下考古探测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巩固了水下考古处于世界前列的技术优势。

      我们努力体现着行业的领军作用。组织编制《“十四五”考古工作专项规划》,开展全国考古人才队伍建设调研,推动考古行业机构编制实现大发展,推出“中国考古大讲堂”等考古百年系列纪念活动,为提升考古学科和能力建设,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报记者李韵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