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新的考试方式正在引发媒体热议:在北大,电子学系的学生在期末考试现场可随时开启“三分钟开卷权限”查阅资料,口腔医学的期末考竟然是打电子闯关游戏,传播学的“家庭史”作业被办成展览、走进中国当代艺术档案专馆……近来,不仅大学,很多小学在“双减”政策引导下也尝试以科学闯关、期末游园等无纸笔考试替代传统期末大考,实现智趣互联、减负增效。
如果说评价导向是决定评价活动如何实施的风向标,那么考试方式的创新,则折射了教育评价的转向。对此,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要“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这既是对既有实践的总结,也为未来转变教育评价的探索提供了框架。
改进结果评价,需推进教育评价的科学化和多元化。常言道,“一个标准,天下无才”。考试创新的动力,正来自教与学的“双向奔赴”:教育管理者认识到“唯分数论”必然带来教育功利化,而在教育环境及理念的不断革新中,学生也呼唤更为个性多元的评价体系。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教育的工具,“一把尺子”量不出所有人。考试,不能仅是考对知识的记忆,更要检验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水平及能力。近几年,PISA(国际学生评估项目)测试大受热捧,正在于它体现了以考核终身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主的评价理念。构建标准多元、主体多元的评估体系,已渐成社会共识。
强化过程评价,需重视教育过程的整体化和动态化。时至今日,仍有一些家长在高考“考得好”与“赢终身”之间画等号,一些学生刚进大学就产生“学够了”“累觉不爱”的思想和情绪。事实上,人生的起点与终点并非泾渭分明,现代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长出自我实现的翅膀,从短跑选手转型为人生的马拉松健将。近年来,很多高校着力实践过程性、动态性评价,成绩不由期末考一锤定音,而是在教学全流程中细致地分类量化,每一节课都是施教过程。而翻转课堂、分组研讨、课题辩论、学术演讲、团队实践、同伴互评、小节测试等评价工具的逐步完善,也让分层次、分阶段的动态评价与着眼整体的教育管理流程成为可能。
探索增值评价,需激活教育评价对象的成就感与自尊感。有一种观点认为,自主学习的孩子一定是高自尊的人,而自尊的培养需要更多地关注育人过程中的“增加值”。这种基于公平性、成长性的评价有利于科学评估学校效能,进而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同时,这也为教育评价改革注入了一种清新力量:不比基础比进步,让师生都能真切感受自我价值,进而培养出有成就感的人;不比条件比行动,让人人站在平等发展的基石上,完成“净效应”带来的自尊自信。尊重差异、重视起点、强调发展,才能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考试创新,从根本上说是为了对评价对象做出系统、全面和完整的评价,不以“分”论英雄。当前,不论是高考综合评价改革的“三位一体”测评,还是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完善等,其落脚点之一都在于此。随着教育改革走向“深水区”,教育评价也正从“证明”(prove)向“改进”(improve)回归。激励并唤醒学生的成长自觉,增强其终身成长的能力,不仅是师生个人的小事,而且是关乎国家发展的大事。
(作者:吕帆,系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音视频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