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里的韵味中国】
云海浮动,掠过万里长城,天空正酝酿着一场大雨——这是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短片中,属于惊蛰的一幕。3月5日,我们迎来了一年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
“春雷响,万物长”,时至惊蛰,好似季节的交响乐发出了第一声重音。二十四节气包含了春夏秋冬、雨雪霜露等天候气象,唯独惊蛰和芒种,是专属生命的律动,这是古人对自然入微的观察。虫藏于穴曰蛰,《大戴礼记·夏小正》中记载,“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蛰虫惊而走出也”。春雨至,春雷响,惊醒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昆虫。在现代气象学的解释里,惊蛰时节气温上升,逐渐增强的暖湿空气与冷空气激烈对峙,强烈的对流形成积雨云,所以此时多雷雨。其实,惊蛰原名“启蛰”,汉代孝景帝名启,为避讳其名改为“惊蛰”,一个“惊”字改出了春雷惊醒万物的意蕴。
苏醒的不只蛰虫,还有栖息在大地上的农人。农谚云:“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此时,中国大部分地区已开始春耕:锄头落地,翻出蠢蠢欲动的小虫,农家一年的希望就此破土而出。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节气是农耕文明的智慧。千百年里,不知多少稚子唱着节气歌,传颂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气脉。
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世界又多了一个了解东方文明的门径。时年,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刘晓峰参与了申遗相关工作,在他看来,秦汉时期彻底建构成型的二十四节气,依托的是对太阳长期科学的观测,是中国古代科学精神的结晶。而“观象授时”的时间文化体系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根基,从根本上影响了中国人的物质生产与人文关怀。
节令是一份步入东方文明的地图,天文、农事、物候、花信、艺文等等尽在其中。如今,许多现代人早已不事农桑,却仍可以在惊蛰三候时,看桃始华、听仓庚鸣、叹鹰化为鸠。惊蛰是桃花开放的季节,一树如烟似霞,开在阡陌和街头,也开在文明的深巷中。在这里,“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歌咏女性的先声;在这里,人们随陶潜寻桃源,收获两千年的兴发感动……到了今天,在忙碌的生活里,翻开日历,数字中一瞥而见的“立春”“惊蛰”“春分”,好似一个个穿越古今的密码,我们还可以如穆旦在《春》里写的那样:“如果你是醒了,推开窗子,看这满园的欲望多么美丽。”如果说语言是存在的家园,那么,为时间命名,就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回家的路牌,更是中国人从大地里生长出的浪漫。
节气从未被遗忘,因其活在最广阔的生活里。生活里有旧的乡风市声,也有新的闲情乐事。山西人有惊蛰吃梨的习俗,据说是因为梨谐音“离”,取自晋商“离家创业”之意,还有说法是祈愿春耕时节远离虫害。山东、浙江等地惊蛰有吃“炒虫”的习俗,其实是将黄豆、芝麻等看上去像虫的食物架锅爆炒,初衷仍是远离疾病灾害。去年,“惊蛰吃什么”一度成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一番科普,忙坏了民俗专家和营养科医生。看来无论古今,节气里最具生命力的正是生命本身。
惊蛰这一天,千百年间共此时:仰望星汉灿烂,俯瞰蛰虫始振。雷霆万钧中,一个新的春天,正破土而出!
(作者:陈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