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5日 星期六

    “稳”的信号明显 “进”的步伐有力

    刘元春(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作者:本报记者 张胜 通讯员 杜克成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5日 05版)

        人物素描:郭红松绘

      【名家看两会】 

      2021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经济建设取得新成就;我们沉着应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构建新发展格局迈出新步伐,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202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人均GDP突破8万元,超过世界人均GDP水平;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实际增长8.1%,快于人均GDP增速。这些成绩既体现了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又体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科学性。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由于多重因素叠加,宏观经济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但需要强调的是,今年宏观经济稳中向好的趋势没有变。对此,我们必须深入领会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经济下行压力下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做深入的分析和研判,为今年宏观经济形势稳中求进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持续,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强;步入新发展阶段的我们,还面临一些新问题新现象。比如,如何在稳增长大目标中兼顾可持续发展、共同富裕的不断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绿色转型和金融风险攻坚战等。对于这些新问题新现象,我们仍然处于探索之中。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要求,全党都要聚精会神贯彻执行,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2022年,宏观经济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既要直面问题不回避,也要看清我们的“底牌”,坚定信心。当前,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布局下,经济向稳的态势已经开始显现。从目前政策出台的情况看,“稳”的信号明显。比如,对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进行了适度调整,降准降息等政策已经实施,普惠金融已进一步加力;再如,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跨周期调节进一步稳外贸的意见》,商务部确定2022年为“外贸巩固提升年”,进一步出台相关政策来稳定外需,实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市场多元化行动、外贸供应链畅通行动、外贸创新提质行动等,着重提高中国外贸的综合竞争力。

      稳增长的政府责任也进一步压实。比如,积极的财政政策提前发力,1.46万亿元2022年新增专项债务限额提前下达各地。各省出台了“一揽子”投资计划,投资规模有明显的提升。另外,各部门也出台了专门的稳外贸、稳工业等举措。“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重大工程项目正在有序推进,这对短期扩需求、中期调结构、中长期促创新会带来综合性效果。随着稳增长政策的不断推出,稳增长的效果正在陆续显现。

      从总体来看,中国经济增长的基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顶层设计,不仅在思想层面解决了大家的困扰,而且在政策层面有落地的举措。有了这些前提和保证,“稳”就有了基础和抓手。

      (本报记者张胜 通讯员杜克成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