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

    “让我们追求内心所爱并为之努力”

    ——师生家长谈“今年寒假孩子们这样过”专栏读后感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姚晓丹 严圣禾 王胜昔 龙军 王建宏 陈建强 王晓樱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 《光明日报》( 2022年03月01日 16版)

    学生说

      假期里,我一直在“追读”这个栏目。“双减”后的这个寒假,日子变得生动有趣起来。我每天都会抽出时间学习,阅读自己感兴趣的书籍,陪伴长辈聊天,观看精彩的冬奥会赛事,帮爸妈分担一些家务。利用学到的知识,我还发现了春节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学会了酿米酒。对了,还参观了博物馆!这真是最轻松愉快的一个假期!

      ——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初二(2)班学生 唐嘉萱

      看了那么多天南地北小伙伴的假期安排以后,爸爸妈妈再也不要求我每天必须做很多很多作业了!在完成基本的寒假作业后,他们鼓励我做手工、参加劳动、游泳健身。爸爸是一名游泳爱好者,在爸爸的带领下,我在这个寒假积极尝试了游泳、跳绳、跆拳道等多种体育活动,感觉自己“有型”了不少。今年我过了一个“没有压力,只有幸福”的寒假!

      ——郑州师范学院附属小学六年级学生 曹天意

    教师说

      光明日报的“今年寒假孩子们这样过”系列报道,展现了孩子们丰富多彩的寒假生活。这个寒假,孩子们能文能武,大量广泛地阅读,深入体验民俗文化,开展各项体育运动,投身冬奥志愿服务,尝试各种小发明、小制作……真是丰富多彩、应有尽有。因为“双减”,让孩子们寒假里不再需要奔波于一个又一个课外辅导班,而有更多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做自己爱做的事情,这也是我们乐于看到的。教育孩子,学校和家庭要形成合力,要拧成一股绳,这绳不是用来绑住孩子,而是用来帮助孩子——要结成蹦床的网,帮助孩子越跳越高!

      ——北师大实验中学初中教师 于晓冰

      “双减”政策实行后,孩子们的寒假生活缤纷多彩。作为一名教师,我真诚地希望孩子们因为“双减”政策的落实,拥有更多时间去体验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为童年留下美好的记忆,获得身心两方面的滋润与成长。

      ——湖南桃源县漳江小学2111班教师 郑云美

    家长说

      现在看来,“双减”政策最大的受益人的确是孩子和家长。“双减”政策既保障了孩子们正常的锻炼、休息、娱乐时间,保护了他们成长过程中的身心健康,又可以充分发挥学校阵地的作用,还减轻了家庭教育的负担,让家长有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

      ——宁夏中宁县第九小学学生张博雅妈妈

      在光明日报上,我看到了很多孩子的寒假生活,不由想到了我的孩子。他所就读的新华南路小学,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在寒假中倡导同学们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我感到,每个儿童身上都有很大的潜力,这些潜力就像火花,要点燃它,需要火星。学校设计的这些活动,正是激发学生潜力的火星,点燃了孩子的热情,让他们的天赋和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天津市新华南路小学学生家长 王刚

      看了光明日报的报道,才知道有一群孩子利用寒假远足,从海口走到了三亚,真是令人赞叹。“双减”政策颁布后,孩子的寒暑假有了更多时间去接近自然,体验生活,我很期待自己和孩子今后也能参加环岛徒步这样的活动。今年暑假,一定更精彩!

      ——海南海口市第25小学学生家长 李健

      (本报记者 王斯敏、姚晓丹、严圣禾、王胜昔、龙军、王建宏、陈建强、王晓樱,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