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8日 星期一

    他身后,一串闪光的足迹

    ——追记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民警贾长全

    作者:本报记者 彭景晖 本报通讯员 刘贵增 曲涛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28日 04版)

      忠义淬气节,丹心铸警魂。

      2月1日,农历大年初一,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民警贾长全在执行专项任务期间突发疾病,经抢救无效因公牺牲,年仅40岁。

      入警21年,忠诚奉献者生命终止,却留下一串闪光的足迹:荣立个人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被评为“全市优秀人民警察”……

    能学,能吃苦,全队出名

      “要干出个名堂,不完成任务决不罢休。”这是“拼命三郎”贾长全的职业追求。2008年,在交警队伍工作7年的他刚来到巡警岗位,便抓住一切机会搜集信息、研判警情,跟老民警学经验,跟抓捕高手学技能。

      “能学,能吃苦,全队出名!”同事们这样评价他。很快,贾长全摸索总结出了一套“两多、五勤、一配合”的巡逻盘查技巧,带领同事们成功破获各类案件310多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450多名。

      特巡警是公安队伍中的尖刀和拳头,时刻准备与犯罪分子进行生死较量。2010年初冬的一个深夜,贾长全巡逻时发现一个盗窃电缆的犯罪团伙,4名犯罪嫌疑人慌不择路弃车逃窜。贾长全带领民警分头追捕,一名嫌疑人见他紧追不放,掏出匕首妄图行凶,被贾长全扑倒在地。另一名同伙见状便冲上来,搏斗中,犯罪嫌疑人用花盆重重砸在贾长全头部,鲜血瞬间流了下来。虽然出现短暂昏厥,但贾长全仍忍着剧痛,死死抱住嫌疑人一直没有松手,直到与赶来的同事一起将犯罪嫌疑人制服。

      2013年,贾长全被选调到便衣侦察大队。信息化时代,为了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他和同事们向科技要战斗力,积极探索“‘火眼金睛’+‘数据研判’”警务法,利用大数据信息化打击违法犯罪,先后抓获盗窃犯罪嫌疑人357名,侦破各类案件556起,为群众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30余万元……贾长全又一次交出了高分答卷。

    爱民情深

      “不完成任务决不罢休”的职业追求不只存在于雷霆出击时。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贾长全奉命执行威海市救灾物资运输车队赴川交通安全保卫任务。车队穿行在秦岭和棋盘山等地,走陡坡、过悬崖、躲滚石,昼夜兼程4300余公里,圆满完成了任务。民警们回忆,路上的9个日夜,贾长全很少合眼。他说:“早一时到达,就能早一刻把物资送到灾区群众手上。”

      如今,走进威海市文登区米山镇郭格庄村,平坦的柏油马路、整洁优美的村貌让人印象深刻。“是贾书记帮俺们修了路、通了公交车,还整治美化了村里的环境!”郭格庄村村民今天仍念着贾长全的好。

      2015年,贾长全受党组织委派,来到郭格庄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进村第一件事,是把第一书记的牌子挂起来,把第一书记联系卡发到每一位村民的手中。从此,田间地头到处都有他的身影。他很快和村民打成一片,成为一个可以交心的人。“有困难找贾书记”成了村民挂在嘴边的话。

      郭格庄村地处三个乡镇交界处,离公交车站远,村民进城务工、就医非常不便,村民都盼着村里能早日通上公交车。贾长全反复奔波协调,修好了通往村里的公路,把公交线路延伸至村口,郭格庄村结束了不通公交的历史。通车那天,村民敲起锣鼓,扭起秧歌,像过节一样热闹。

      驻村日子里,贾长全攻坚克难,协调硬化村内9条主次道路,新砌花墙1700余米,修建健身广场,引进了服装加工厂。短短一年多时间,郭格庄村从以前的评比垫底村一跃成为先进村。

      贾长全的弟弟也是一名公安民警。他说他是在哥哥的影响下走上从警之路的。一个在威海,一个在济南,兄弟俩难得见一次面。弟弟回忆,哥哥在威海工作近20年,春节只回过两次家。“今年本来商量着我们一起穿上警礼服,和家人照个全家福。可是,这个愿望再也不可能实现了。”贾长全的弟弟说,他会继续穿着这身警服奋战下去,这是对哥哥最好的纪念。

      (本报记者 彭景晖 本报通讯员 刘贵增 曲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