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为期16天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随着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绚丽多彩的焰火正式落下帷幕。
“北京冬奥会各项安排高效有序,让运动员舒适暖心,令各方印象深刻。”代表意大利政府赴华出席北京冬奥会闭幕式的意总理府体育事务国务秘书维扎利这样评价。
16天里,来华参加北京冬奥会的各国运动员度过了难忘的时光,无论是北京冬奥会高质量的赛事举办、卓有成效的疫情防控措施,还是运动员之间的公平竞争、与志愿者间的友好互动,抑或是冬奥会场馆各种创新科技的应用,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新媒体时代,运动员们每天的所见所闻以及激动心情通过社交媒体即时地传递到了世界各地。根据奥林匹克转播服务公司数据,北京冬奥会在全球社交媒体上吸引了超20亿人关注,成为目前为止在数字平台上观看人数最多,同时也是收视率最高的一届冬奥会。国际社会各界通过各种渠道高度关注北京冬奥会的台前幕后,为中国和中国人民成功举办这届无与伦比的冬奥会而惊叹。
冬奥会展现团结的力量
曾在中国留学的德国重剑击剑奥运会冠军布里塔·海德曼日前撰文指出,运动员是和平相处和相互交流的使者。他们按照全球相同的规则相互竞争。只有体育有这种团结的力量。当来自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选手获得自由式滑雪奖牌时,他们热情地拥抱在一起;当芬兰运动员伊沃·尼斯卡宁在15公里越野赛中获胜后,在终点线上等待将近20分钟,为最后一名的哥伦比亚运动员鼓掌,然后才去庆祝他自己的胜利。“对我来说,这些就是这场冬奥会的真实场景。”
意大利新闻社在报道中指出,帮助青年一代相互接触和理解,跨越偏见和政治隔阂,是本届冬奥会取得的一个重要成果。
“冬奥会的组织工作值得赞扬和掌声”
“北京冬奥会应对新冠肺炎的措施100%有效。”德国体育新闻频道sport.de援引国际奥委会官员的话指出,由于北京采取的防疫措施,感染者在入境时就被发现并隔离,没有出现新增的传染和疫情暴发。
“对我来说,这是一场非常成功的冬奥会。”德国高山滑雪运动员约瑟夫·费尔斯特表示,尽管不得不在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和封闭的“防疫气泡”中生活,但能够参加这场“非常酷的运动会,一切都是值得的。在这个时候人们必须说一声谢谢”。
奥地利单板滑雪运动员安娜·加塞尔说:“相比于北京的防疫政策,我更担心在冬奥会开始前,我能不能保证自己不被感染。只要到了北京冬奥会,我相信那就是到了最安全的地方。”
获得女子4×5公里接力银牌的德国女子越野滑雪队队员维多丽亚·卡尔日前在接受德国电视一台现场采访时表示:“我知道有人对中国提出过批评。有人要求我们对北京冬奥会进行抵制。但我在这里经历的是,这里组织得超级好。所有的事都很顺利。饮食超级棒。我对此感到惊喜,我的评价是非常积极的。”
“我给中国人打五分!”俄罗斯冬季两项联盟主席维克托·迈古罗夫给北京冬奥会的组织工作打了最高分。他表示,北京冬奥会是在新冠病毒传播背景下举办的,组委会为此付出了很大努力,其工作理应得到最高评价。
带队参赛的意大利滑雪教练马戈尼同样表示,“这里所有人都非常友好,我们刚下飞机就受到热情欢迎”,“从安保到防疫,本届冬奥会的组织工作从各方面看都非常完美,值得赞扬和掌声”。
“即便我们在闭环内,所有安排都仍十分顺畅,既保证了比赛顺利进行,又做到了有效防范新冠病毒感染,赛事组织工作相当出色!”中国冬季项目国家队最大的海外训练基地——芬兰沃卡蒂奥林匹克中心总裁哈洛宁表示,中国为办好北京冬奥会,投入了大量人力和物力,保证了所有赛事都能精彩绝伦地顺利进行。
“冬奥会让全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
“我可以感受到所有比赛场馆都为可持续发展和利用下足了功夫,而且特别注重环保。”哈洛宁说。意大利安莎社也报道,“绿色办奥”理念是北京冬奥会的一大看点,所有场馆都实现了绿色能源全覆盖。意国家广播电视公司介绍了京张高铁复兴号列车上的5G直播工作室、冬奥会主媒体中心智慧餐厅里的机器人厨师等令人惊叹的先进技术。意大利新闻社称,5G通信、超高分辨率显示器、超舒适的餐饮区和未来主义设计风格,让复兴号列车成为中国基建技术进一步发展的象征。
比利时法语区《晚报》报道,北京在18天内将水立方的游泳池“转变为”符合国际赛事标准的冰场。这种随着季节变化和比赛要求而将游泳池和冰场相互转化的模式将在中国广泛推广。
“北京冬奥会全程展现出中国的高科技含量,从防疫、环保到循环经济,做到了最高标准的节能减碳,从中可见中国的繁荣昌盛及国富民强。”长期关注中国的泰国外商总会主席康树德表示,在疫情形势下,中国成功举办冬奥会让全世界看到了不一样的未来。
中国将开启冰雪运动新纪元
比利时法语区《晚报》记者从北京发回题为《中国的未来在冰雪之上》的报道称,各种信号都表明,中国将成为世界冰雪运动大国。报道引用国际冰球联合会主席塔尔迪夫的话说:“近20年来,北京已经建成了20个冰场,北京冬奥会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对冰雪运动的热情。中国已经有能力组织大型国际冰雪赛事。”
报道还指出,北京冬奥会期间,中国运动员的辉煌成绩激励了更多中国青少年投入冰雪运动。谷爱凌夺得第一枚金牌的次日,一些雪具和印有中国代表团标志的队服就成为抢手货。报道借中国著名短道速滑运动员杨扬的话说,“冬奥会后,中国将开启冰雪运动的新纪元。”
“我的北京朋友们现在都拥有滑雪设备,并经常在周末一起去滑雪旅行。”布里塔·海德曼指出,通过举办冬奥会和建设冬季运动设施,中国激发了巨大的冬季运动热情。数以亿计的中国人现在已经积极参与到冬季运动中来了。世界其他非传统冬季运动国家也可以借鉴中国的经验。
俄卫星通讯社援引俄罗斯著名冰球运动员、体育活动家维亚切斯拉夫·费季索夫的话说,中国有一整套合理的发展冬季运动的国家政策,这也从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中得到证明。“中国为3亿人提供冰雪运动的条件,这令人印象深刻,是非常睿智的”。
奥地利媒体指出,中国冰雪运动的发展将助力奥中在这一领域的贸易合作。奥地利的冰雪产业在中国市场有广阔的前景。中国是奥地利在亚洲最大的贸易伙伴,而奥地利对华出口额中4%是冰雪运动相关产业。中国自从2015年获得冬奥会主办权后,新建了超过700个滑雪场,预计未来这一趋势仍将延续。包括奥地利的缆车制造商、运动装备生产商以及国家认证的滑雪教练等都将从中获益,这对于急需从疫情中恢复经济的奥地利来说是难得的机遇。
(综合本报莫斯科、维也纳、柏林、赫尔辛基、罗马、布鲁塞尔、曼谷2月24日电 记者韩显阳、焦授松、王怀成、张智勇、马赛、刘军、付志刚、杨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