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7日 星期四

    眼睛就像摄像机,每一帧都要捕捉到

    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场馆医疗官 梁学亚

    作者:本报记者 崔兴毅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7日 12版)

      “由于开放性腿骨骨折,我接受了外科手术,接下来将回家康复。我要感谢所有照顾我的人,尤其是那些在终点冲到我身边的人。”

    ——美国运动员尼娜·奥布莱恩

      延庆小海坨山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在“雪飞燕”赛场上进行医疗保障的正是以北京积水潭医院为定点医院,10多家三甲医院的医护人员组成的北京冬奥高山滑雪医疗队。

      根据国际雪联要求,滑雪医生要在4分钟内到达受伤运动员身边,实际上我们2分钟左右就能赶到。比赛中运动员受伤的话,我们要滑过去即刻处置。每个人受伤的情况不同,需要根据运动员当时的滑行姿势和速度,判断受伤部位和严重程度。所以我们会在赛道边时刻盯着每一个比赛的运动员,捕捉他们的摔倒姿势,比如怎么倒的、倒的方向、有没有翻滚、有没有腾跃,还要看是趴着停,还是侧着停,还是仰卧位停,这对判断伤情和救治很重要。

      开赛首日的男子滑降比赛中,一名运动员以130多公里/小时的速度飞驰,但不幸失误摔倒,冲出赛道触网,在雪道上滑行了几十米。接到救援指令后,我们的滑雪医生孙旭2分钟滑过冰状雪到达现场,迅速检查伤情,止痛并为其左肩和左前臂SAM板固定,5分钟救援队将伤员转运到竞速运动员医疗站。随后,李旭医师迅速检查和治疗伤情,15分钟后转诊,28分钟后急救车将受伤运动员转到延庆区医院冬奥专区。

      这样的救治速度,是历经无数次演练和培训练就的。在雪道上为受伤运动员进行骨折的固定、止血包扎、心肺复苏等操作时,手法与在医院或城市保障中有很大差别,因为低温环境我们会贴身携带药品、针剂等医药器材,还要准备保温毯解决运动员的失温问题,在雪道30多度的斜坡上,救援队员必须保证自己不会滑下,还要确保医疗器材不会滑落。

      全世界的冰雪健儿齐聚北京,用拼搏和汗水诠释奥林匹克精神,我们也在用“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精神践行自己的使命,我认为我们在冬奥会上展现了中国医者的风采!

      (本报记者崔兴毅采访整理)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