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
北京2022冬奥会开幕式当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就中俄关系以及事关国际战略安全稳定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深入充分交换了意见,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新时代国际关系和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联合声明》(以下简称“联合声明”),集中阐述中俄在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方面的共同立场。两国有关部门还签署了一系列重点领域合作文件。俄罗斯政界、战略界人士认为,中俄两国正走向“友好无止境”的快速路上。
联合声明开新篇
中俄元首时隔两年多的首次面对面会谈、两国发表联合声明,不仅有利于中俄友好与合作,更是引领了全球安全和稳定。陪同普京访华的俄外长拉夫罗夫在接受俄国家电视台采访时称,俄中元首讨论了两国关系的全方位以及国际合作的所有细节。他说:“莫斯科与北京的关系再次被定义为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
俄战略界普遍认为,国际和地区局势在普京访华前发生了两个重要的新趋势:其一,莫斯科与美西方关系已经到了公开长期对抗的边缘,妥善解决双方分歧的解决方案均难以达成;其二,哈萨克斯坦发生大规模骚乱,进一步凸显了俄目前面临的风险和隐患不仅存在于欧洲,还在更广泛的欧亚大陆乃至全球范围存在。正因如此,俄罗斯认为需与俄在全球和地区最重要的伙伴中国进行磋商。俄方评估,依据《俄中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等双边文件在过去20多年中的“相互支持”成效,以及俄中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前景,进一步加强俄中关系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俄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洛马诺夫强调,俄中联合声明中有关“中方理解并支持俄方提出的构建有法律约束力的欧洲长期安全保障的相关建议”的内容,具有重要指标性意义,表明两国在全球性问题、地区性问题上的立场更加一致。“中国开始关心俄罗斯在欧洲的安全利益,俄政界和战略界均认为这十分重要。”他说,此前中国在支持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他国家时都比较含蓄。
莫斯科国立大学亚非学院院长马斯洛夫指出,美西方不但无法离间俄中关系,反而促使两国决心加强“背靠背”“肩并肩”的战略协作,互相视对方为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当前,俄中关系的战略合作正趋向多样化,许多原本被认为极其敏感的领域,如今都互相开放,互动程度加深。两国形成了新的独特的政治、军事关系模式。
普京在中国访问时表示,把中国作为俄罗斯最重要的战略伙伴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俄中关系是21世纪国际关系的典范。联合声明体现了俄中两国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高度一致立场。俄中关系的战略性质空前凸显,备受世界瞩目。俄中深化全面战略协作有助于实现两国各自发展,有助于维护两国共同利益,对维护世界战略安全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经贸领域“有雄心”
从政治到贸易、经济、能源以及其他具有“战略性质”的互动领域,中俄两国对广泛双边议程进行了“再确认”和“再提升”。
除联合声明这一重要文件外,中俄双方还签署了15份合作文件。其中,既有中俄《关于确保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互补性的合作协议》《关于完成双边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路线图编制工作的联合声明》《关于举办2022—2023中俄体育合作年的协议》《两国外交部年度磋商计划》等11份政府间及部门间文件,还有4份商务合同。据此,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将通过“远东”管线每年向中国输送100亿立方米天然气;俄石油10年内向中国增加供应1亿吨石油;俄石油与中国华为公司2022—2027年开展信息化及数字化领域合作等。
据中国商务部日前发布的数据,中俄2021年货物贸易额达1468.7亿美元,同比增长35.9%。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说,两国打算将双边贸易额提高到2500亿美元的水平。他说,这对中国来说不是很多,对俄罗斯而言却是雄心壮志,“考虑到当前双边关系的发展趋势,2500亿美元的贸易额显然是相当现实的”。
在务实合作领域,中俄能源合作无疑仍是未来打造的“亮点”。克里姆林宫方面透露,由于防范新冠肺炎疫情原因,普京总统代表团规模由通常的20至25人缩减至6人,而其中就包括能源部长、俄石油总裁等两人,凸显俄方对能源合作的重视。此外,“俄气”方面不久前已经完成“东方联盟”干线天然气管道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根据文件,成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线延伸的该管道将通过蒙古国境内,将对华供气量每年增加到500亿立方米。
除能源外,中俄其他合作领域也不断拓展、深化。其一,在俄美关系紧张背景下,俄罗斯对以本国货币结算、实行自主支付系统等金融和银行领域与中国合作的迫切性增强。对两国而言,保障本国金融系统独立性,免受西方国家、其中包括美国的制裁压力是重要的。其二,中国投资对俄罗斯来说仍然很重要,俄希望这些投资应当流向俄实体经济领域。当前,中国是俄罗斯经济的主要投资国之一,居第八位。佩斯科夫称,俄中正在商谈阿穆尔气化综合体、乌里扬诺夫斯克汽车厂合作问题。其三,鉴于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两国政府加强了经验交流和有效互动,包括在全球危机或制裁活动期间具有的抗压能力。
人文交往筑基础
2014年,习近平主席应普京总统邀请,赴俄出席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当时,双方相约8年后北京再聚首,如今,两国元首实现了“冬奥之约”。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之前,普京通过视频连线会见俄奥运代表团时表示,有充分理由相信北京冬奥会将高水平举行,运动员和观众的安全都将得到保障,反对将体育政治化,“我们支持传统的奥林匹克价值观,尤其是平等和正义”。普京在北京再度重申,奥运互访已经成为俄中两国元首密切关系的表现和良好传统,“我期待俄中两国运动员在冬奥会上的精彩表现”。根据规划,两国将共同办好俄中体育交流年活动,在相关框架下进一步推动双边合作发展。
俄塔斯社第一副总编阿布尔哈金说,普京在2022年北京冬奥会举办之时不仅出席开幕式,而且还与习主席举行俄中最高领导人会晤,“表明奥运会和体育已经成为两国友好的黏合剂”。他还建议,俄中两国媒体应发挥各自所长、加强合作,与西方争夺全球舆论阵地。
俄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副所长、国际事务委员会专家库林采夫说,俄中关系具有特殊性,两国元首已经会晤几十次,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洛马诺夫表示,俄中两国应自上而下地制定研究机构之间的中长期合作计划,明确双方共同合作的领域,制定出未来三四年应该进行的系列合作项目;考虑将2023年确定为俄中“哲学社会科学合作年”,而今年可以作为筹备年。
(本报莫斯科2月12日电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 韩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