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0日 星期四

    踏雪寻“金”十六年

    作者:本报记者 王东 黄小异 《光明日报》( 2022年02月10日 07版)

        2月9日,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决赛在云顶滑雪公园平行大回转和障碍追逐场地进行。图为金牌获得者、美国选手琳赛·雅各贝利斯(左一)在比赛中。本报记者 陈城摄/光明图片

        琳赛·雅各贝利斯在比赛中。本报记者 陈城摄/光明图片

      没有振臂高呼,没有抱头庆祝,冲过终点的美国运动员琳赛·雅各贝利斯慢慢停下、坐定。与此同时,她的团队成员已经开始互相拥抱、高声尖叫。她只是微笑着,脱下雪板,抬起雪镜,起身走向等候区。

      2月9日下午,36岁的雅各贝利斯第一个冲过单板滑雪女子障碍追逐大决赛的终点,在自己第五次冬奥之旅中终于获得金牌。此刻,她仍然非常平静。

      北京2022年冬奥会,距离她首次参加奥运会过去了16年,距离她登上领奖台也过去了16年。16年前,是都灵冬奥会。

      赛后的采访,记者几乎所有问题都指向都灵的那个冬天、那个瞬间。

      2006年都灵冬奥会,单板滑雪障碍追逐首次进入奥运正式比赛。彼时,金牌对于20岁的雅各贝利斯来说触手可及。决赛时,在最后一个跳台前,她领先优势明显,跳台落地,前方就是终点。或许是年少轻狂,她在跳台处试图做出带有表演性质的抓板动作,然而,落地后她摔倒了,眼看到手的金牌也随之变成了银牌。少女赛后耸耸肩表示:“单板滑雪很有趣,我玩得很开心。”她不会想到,再次登上领奖台却是16年后。

      “如果你在都灵2006年奥运会上赢得金牌,是否还会赢得今天这枚金牌?”

      “也许不会了,我可能会在那时就退出这项运动,或者开始承受成为金童玉女的压力,或者陶醉其中。对于一个年轻的运动员来说,20岁成为奥运冠军意味着很多。”

      9日,面对记者的提问,雅各贝利斯如是回答。

      于是,一个年少成名的故事最终变成了坚持不懈的励志故事。

      “你是否希望人们不要再谈论2006年的都灵故事?”记者追问。

      “于我而言,每个人都可以继续谈论关于那场比赛的一切。因为那场比赛真的把我塑造成现在的我,让我时刻感到危机,帮助我继续在这项运动中战斗。”雅各贝利斯说。

      事实上,之后的一切仿佛是对她的惩罚。

      2012年,她遭遇重伤休战两年。复出后在各项世界大赛中虽然无往不利,但在之后的两届奥运会也连续遭遇意外。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她在半决赛中撞到旗门被取消资格;2014年索契冬奥会,她在半决赛中遥遥领先的时候意外滑倒,无缘决赛。

      而在2018年的平昌,尽管进入决赛,但第四名的成绩与她所追求的冠军仍有差距,那时她已32岁。

      “2018年到2022年,我做过手术,受过伤病折磨,日复一日、一季一季的训练,似乎我眨了眨眼睛,便又过了4年。”在今天,我们看到,16年过去了,更多新锐的年轻选手不断涌现,比赛的竞争压力大幅提高,雅各贝利斯再也不是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20岁女孩,但她依然充满热爱和执着。

      “你的努力,是否是为了弥补在都灵所犯的错误?”

      “那场挫败成为我接下来奋力拼搏道路上的动力。”

      16年里,雅各贝利斯没有登上奥运会领奖台,但在本届奥运会之前,她获得过6个世锦赛冠军、10个冬季极限运动会冠军、31个世界杯分站赛冠军。

      铜牌获得者梅尔耶塔·奥丁赛后说:“大家都知道在都灵发生过的事。但是今天,将成为单板滑雪障碍追逐赛中非常有名的故事。这么多年后她终于带着金牌回家,取得了如此多的胜利,这真的很酷。”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站上颁奖台的雅各贝利斯,依旧安静。身着绿色比赛背心的她,成为名副其实的常青树。

      (本报记者 王东 黄小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