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科是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学科,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传媒行业走向深度融合,为适应新形势新变化,高校培养新闻传播人才要面向国家需要、行业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式,加强与政府、企业的互动。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把“三螺旋”模型(Triple Helix Model)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探索大学、产业(媒体)与政府三方交叉相互影响、紧密合作又螺旋上升的“三螺旋”新关系,使得政府、高校、企业三者相互促进,合作共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根据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适应新闻传播业界对新闻传播人才培养的实践导向,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作为“三螺旋”主体的高校,与媒体和政府协同整合资源,遵循新闻传播学科和行业发展规律,大力提升改造现有课程并根据需要建设新课程,最终构建了一套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引领、强化人文基础、重构专业课程新结构(内容、技术、运营结合)、部校共建媒体实务课程的“四位一体”融媒体课程体系。
“双强”+“双能”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双强”+“双能”的标准为人才培养目标,积极有效地培养适应媒体深度融合需要的融媒体人才。
“双强”是指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人文综合素养和专业理论素养。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为主导,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跨学科视野,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开设人文素质课程,使学生充分得到文化和文学的熏陶与滋养,树立崇高的新闻理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闻传播人才。
“双能”是指培养的人才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不局限于单一的课程教学,而是从融媒体理念出发,开拓技能培训、竞赛交流等多种融媒体能力培养渠道,寻找更多的培养平台,把业界实践融合进课堂教学内容。
政产学三方联动育人
探索人才培养路径
2019年5月,湖北省部校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工作全面启动。这是在党委宣传部组织领导下,媒体与高校资源创新融合、培养人才的新举措,旨在通过协同共建、强强联合、相互借力,共同打造新闻传播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以此为契机,深化人才培养共建工作,进一步推动政产学(政府、业界、高校)三方携手联动育人,拓宽人才培养渠道。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思想、业务能力素质过硬的专业教师队伍,强化共建新闻传播学院师资保障,实现协同育人。
加大引进、培训力度,进一步优化师资结构,提升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一方面引进高层次领军人才和具有海外工作背景的人才,加大骨干教师引进,打造一支具有良好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另一方面,以特聘、兼职、项目合作的形式,将长期聘用和短期聘用相结合,广泛吸引人才。
加强与媒体业界(报业集团、广电传媒、广告传播、新兴互联网公司等)的合作,使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和媒体团队教师结成联盟,共建双师教学团队。继续推动和鼓励“双师”“双跨”、业界专家进课堂、教师去媒体一线挂职锻炼。
组建教学团队,出台相关政策,对团队建设要求、成员选拔、工作量计算以及考核评聘等方面给予进一步规定。同时,建立教学奖励机制,对在课程改革有创新、教学研究有成果、人才培养有突出贡献的教师给予资助或奖励。
在遵循新闻传播学科和行业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学校构建融媒体课程体系,创设省部校共建媒体实务课程。根据需要开设新课程,携手各级融媒体中心,共建融媒体实务课程,从内容到技术到运营全方位发力。借助高校资源,用专业知识模拟训练和跨界交流来推动发展。
强化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为主导。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有机融合,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的新闻传播育人体系。促进更新升级新闻传播伦理、新闻职业精神、马克思主义新闻论著选读等课程,同时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新开展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活动。在课程中全面融入主流价值观引领、专业理想与职业精神等教学内容,构筑全媒体育人新阵地。
重构专业课程新结构,实质性推进新文科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深入推进一流本科教育。适应媒体深度融合和行业创新发展,建设一批融媒体、跨学科的课程,如数据新闻、数字技术、智媒体运营等,内容涵盖文理、文工交叉。多门学科融合交叉,打破专业壁垒,拓宽学生视野,通过课程实践、项目实训、行业实战的“三实”训练,注重实战实训,强化政产学联合育人,以融媒体业务能力检验教学效果。
课程实践是通过基于专业课程的主题实践,把这一课程乃至前置专业课程的实验内容有机整合,融入多学科知识与理论的综合运用与创新,完成特定的课程实践作品,如微电影创作、视频节目制作等,内容涉及多个学科知识的融合。项目实训是教师通过与政府相关部门合作,如对网络舆情的监测与研判、网络新闻评论等,带领学生以参与项目的形式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融媒体制作与传播及综合应用能力等。行业实践是将课堂实践教学和学生第二课堂、专业大实习,与省市委网信办、各级融媒体中心的合作有机结合,有计划地将学生推向行业实战环境中,实现高校与企业的对接。
科学实施教学督导
健全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遵循“以人为本、过程控制、内外结合、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指导思想,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根据新闻传播学科特点,从组织机构、政策和条件支持、管理与运行制度等方面保障教学质量,实现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使学生建立起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知识结构。
充分调研、了解同类高校新闻传播学科课程设置状况,分不同层面召开校友、业界专家、教师、学生座谈会,在此基础上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融媒体知识与技能课程的学分,提高实践技能在课程中所占的学分比例。
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设。教学质量监控的主要目的是及时发现并解决培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保障各教学环节顺利进行和培养方案的落实。过程监控可以矫正学生训练过程,能够确保课程建设和课堂教学质量,并以此作为评价课程成果的核心。
完善信息反馈机制。教学信息反馈机制包括校内信息和校外信息采集与反馈,校内信息要特别注意学生思想、学习情况及对教学的意见。学院特别加强校外信息反馈系统的建设。信息来源包括媒体业界、用人单位、校友等,信息内容包括行业发展状况、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对毕业生各方面素质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对学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建议等。
湖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结合湖北省传媒行业发展趋势与社会需求,依托部校共建,充分融合学校与媒体的优势,以课程体系改革和建设作为突破口,强调政府、媒体和高校培养新闻传播人才的合作关系。在具体的课程体系设置构建上,既响应政府要求,又结合学科前沿和媒体行业发展实际,因材施教,以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融媒体人才为最终目标,构建了富有特色的融媒体课程体系,使学校与行业对接、学生与媒体对接,将新闻传播理论与全媒体环境、融媒体实践结合起来,实现高校、媒体、政府三方联动政、产、学的良性循环与螺旋互动。通过全新课程体系的调整与构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学生的专业素质与融媒体业务能力不断提升,创新实践能力训练成效显著。(广告)
(聂远征 杨翠芳 芦何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