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冬奥 我们来了】
随着各代表队训练的展开,各场馆服务设施也忙碌了起来。2月1日上午,记者走进国家体育馆,馆内两台3吨重的“巨无霸”洗衣机及两台1吨重的烘干机已开始工作。两台高2.2米、宽2米的洗衣机并排放在一起;另一边则放置着三台烘干机,与屋顶排风管道接通。
冰球运动是冬奥项目中争夺最激烈的运动,通常一场比赛下来,运动员都会大汗淋漓、浑身湿透。这就需要及时更衣,对洗衣服务有极大的需求。所以在北京冬奥12个竞赛场馆中,只有举办冰球比赛的国家体育馆和五棵松体育馆才提供这项服务。
“每场冰球比赛及每次训练之后,运动员进入更衣室淋浴,将运动服脱下来。由场馆志愿者将这些衣物逐个用绳子打结,打成捆,送到洗衣房进行现场洗涤。”据国家体育馆场馆洗衣服务负责人马凌楠介绍,除了队员们的赛服,清洗内容还包括场馆提供给运动员的毛巾和浴巾。经过团队初步估算,场馆有近180场的训练和近30场正赛,要服务大约7000人次的运动员和裁判员,如果按照一个人6到7件次衣物来算,每天要洗涤5万件次左右的衣物。“赛事最密的一天,应该会有近20场训练和比赛,那么当天的洗涤量就可以达到四五千件次。”马凌楠说。
面对如此多的清洗任务,洗衣和烘干服务能否及时完成?一旦发生故障如何做好保障?
国家体育馆场馆运动员洗衣服务监督田鸽介绍,洗衣机滚筒可容纳100公斤的洗涤量,可同时清洗100件羽绒服。目前出于防疫要求,各个队伍衣物需分开清洗,每次所洗队服约30件,远低于满负荷。此外,田鸽表示国家体育馆还有备用的洗衣机与烘干机以防万一。
防疫要求在洗衣服务时同样得到良好贯彻。谈及冬奥赛时对运动员的衣服洗涤过程中如何做好疫情防控消杀工作,田鸽称,首先洗衣工会“全副武装”,戴着N95口罩及医用橡胶手套,在收发赛时衣物时,用一个个网袋分门别类整理好,防止交叉感染;其次团队已提前商定设置好程序,包括根据衣物面料,染色工具制定好洗衣标准,毛巾需要水量多少,要添加哪些具有消杀功能的注剂。
除了硬件,团队的双奥经验也为工作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马凌楠在国家体育馆参与了2008年北京夏奥会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在赛事中所接触的人和所经历的事,成为他长久以来记忆当中最珍贵的部分,也成为此次工作的重要经验。“把经验感受更好地向现在的团队传达,全力以赴把工作干好,不负众望。”
据介绍,现在随着洗衣供应商对设备一步步安装调试到位,国家体育馆洗衣服务一切准备就绪。
(本报记者 王东 黄小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