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0日 星期四

    铁路运输的“网管员”

    作者:本报记者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赵海花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20日 10版)

      【春运进行时】 

      “轩岗站光缆通道测试良好,传输设备IP地址已更改,数据库也全部下载完毕。”

      “网管中心收到,可以进行光口对接。”

      1月17日凌晨3:20,电话里铿锵有力的对话打破了冬夜的宁静。此时的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太原通信段网管中心灯火通明,主任李敏接到下达的施工调度命令,在确认现场准备就绪后,一边给作业人员强调施工作业安全注意事项,一边穿梭在通信网管机房一排排轰鸣作响的黑色机柜和一台台数据网管终端之间,开启了北同蒲线轩岗站电子客票传输设备入网割接和数据试验。

      4个小时紧张忙碌的夜间天窗作业结束,大家露出会心的笑容,他们就是被称为铁路运输“神经中枢”的“网管员”。

      此“网管”非彼“网管”,在铁路局通信段,他们是日夜不停歇守护铁路运输通道畅通的“巡检诊疗师”,他们的工作虽然不直接面对旅客,却与旅客买票乘车出行息息相关。他们在旅客看不见的地方,每天要通过149台电脑对1325台主机和分散在各地的13959台设备、4585条通信线路的数据传输状态进行监控,对故障及时进行处置,对网络及时进行优化。

      今年是李敏在网管中心主任岗位上工作的第8个年头。春运期间,客流量大幅度增加,旅客购票需求对通道的冲击增大,通信通道相当于旅客购票系统的血管,一旦通道发生拥堵和故障,会直接影响购票速度。为保障旅客畅通便捷购票,李敏和工友们利用15个凌晨00:30至4:30天窗点对局管内177条电子客票主备用通道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入网接入优化。一杯咖啡、一包干脆面,是他们夜班的标配,这样的忙碌从春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

      每隔两小时对149台电脑及后台的主机设备巡视一次,一天下来,一个网管员大约要走4万多步,还要完成一个月30个满点的夜间天窗作业,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他们已经习以为常。“网管监控中心就像是一个神经中枢,遇到故障,我们必须第一时间做好协调指挥处置,我们会一直在旅客们看不见的地方坚守,守护旅客们畅通购票和列车安全开行。”李敏说。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在铁路领域的应用,网管中心的工作会越来越重要和繁忙,但在李敏看来,只要旅客出行更便捷、更舒适,自己的工作就是值得的。

      (本报记者 崔兴毅 本报通讯员 赵海花)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