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9日 星期三

    从“线上线下”到“戏里戏外”

    ——戏剧专家“相约北京”探讨剧场未来

    作者:本报记者 苏丽萍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9日 09版)

        1月12日晚,苏州市歌舞剧院原创舞剧《运·河》作为“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苏州文化艺术展示周的表演之一,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中剧场上演。资料图片

      疫情及后疫情时代,戏剧创作如何应对?剧场如何脱困?在近日“相约北京”奥林匹克文化节暨第22届“相约北京”国际艺术节艺术论坛上,众多艺术家和剧场管理者,就此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积极献计献策,助力中国戏剧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线上线下,营造“剧场”体验仍至关重要

      古今中外,无论是东西方的任何剧种,都在剧场构建出一种现场感、仪式感和沉浸感。但疫情来临,很多戏剧演出被迫改为线上,这带给戏剧人更多的挑战。

      戏剧导演赖声川说:“我一直在排斥线上的东西,剧场本来就是小众,我们如何变成大众?想把戏剧变成给全世界所有人看的时候,是不是就不是剧场了?最珍贵的还是台上台下,我们共同在房间里面,共同呼吸,脑力激荡,探讨人生。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剧场?就是需要能够连接大家,能够连接到更大的东西,更美好的未来。”

      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副会长宋官林也提醒大家关注内容本身。“科技赋能也好,沉浸式也好,好像已经成为中国戏剧的潮流。过多强调线上,而忽视了线下,是削弱戏剧本体的倾向。我们话剧演员的台词、表演、感情,这是生命之本,不能因为有了科技赋能,有了沉浸式,就把这些东西削弱了。艺术家创造的主观愿望,艺术家创造的主观的激情,还有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在剧场里面演员与观众交流的方式,我觉得这是戏剧艺术中永远不能改变的东西。”宋官林说。

      国家一级编剧、北京演艺集团《新剧本》杂志主编林蔚然却认为线上为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我们承办的青年编剧人才培养计划,今年上半年对近30位中青年剧作者进行培训的同时,做了48小时的创作工作坊,目的就是逼一下编剧,让他们在48小时之内相互配合,拿出一个作品,锻炼他们快速反应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全部课程在线观看人数达到了180万人次,工作坊在线观看30万人,这也是我们以前不敢想的。”

      虽然有争议,但难以否认的是,戏剧的线下体验与线上传播,会成为相当一段时间内的常态。

    服务戏剧,科技赋能须找到契合点

      “在当下,在未来我们如何让人民更多地感受到戏剧的力量?我认为互联网是势在必行的一个平台。”导演出身的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认为,目前戏剧人需要在守护戏剧初心的基础上对戏剧进行迭代升级尝试,使戏剧尽力实现弯道超车或者说换道超车。

      “交响乐、芭蕾舞等通过互联网线上向观众展现的时候,还是按原来传统的电视拍摄方法,机位都是平面的,拍完了以后就直接播放,这使观众不如在现场看得真切,观众在线上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是缺失的。我们剧院目前在积极地跟各方科技人才合作,将会打造一个更新的数字剧场,让观众通过打造的线下演出和线上演出获得双重快感。”

      日前,国话与中国联通、华为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携手打造国内首个5G智慧剧场。国话的新作品《红色的起点》,采用了VR连屏的方式;话剧《直播开国大典》,采用了即时拍摄的方法;国话首部原创公安题材话剧《英雄时代》,也是首部高清的影像话剧作品,该剧将成为双演融合的一个新的尝试。“科技给话剧舞台制作和呈现带来了一些改变,也会改变剧院的发展和未来。目前国话正在积极尝试话剧与新科技的融合,探索话剧线上演播系统、高清戏剧影像作品、话剧衍生和网络的产品,为数字剧场做准备。”

      导演叶锦添则对灯光情有独钟,他说:“我做了很多舞台,有一个时段很难忘记,就是当光亮起来,灯光照着你,有成千上万的观众看着你,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身上时,有非常神圣的力量。”

      但也有专家认为不能过度依赖现代科技。国际戏剧制作人、原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制作人翁世卉说,如果舞台上的呈现特别新鲜,能让观众有感官和心灵的触动,这就是有益的尝试。技术与戏剧的结合,如果能够找到核心的点,就非常有意思,如果找不到,那就是“烧钱”。

    探索尝试,深入挖掘本土富矿

      对于剧场来说,引进国外经典能保证票房,但疫情之下,只有重视原创,挖掘本土富矿,才能打出自己的品牌。

      上海文化广场以做音乐剧闻名,其副总经理、资深音乐剧人费元洪认为音乐剧的探索是很多条道路同时在走的,“但我越来越体会到,中国要敢于走中国特色音乐剧的道路,我们自己有责任。我们自制的一部音乐剧《粉丝来信》近日首演,另一部《罗密欧与朱丽叶》在深圳因为疫情取消一天的演出。疫情影响之下大家一直是如履薄冰的状态,但是还在持续地发声”。

      鼓楼西剧场的原创作品也渐成规模,剧场创始人,戏剧出品人、制作人李羊朵告诉记者,自2018年起,鼓楼西剧场开始将国内当代经典的文学作品转变成大剧场的戏剧作品。“从那个时候我们开始跟作家刘震云合作,改编他的作品《一句顶一万句》和《我不是潘金莲》,包括他最新的作品《一日三秋》,我们都已经在前期筹备中。”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曹路生则钟情于方言剧,认为方言是我国的一个富矿。“使用方言能给演出带来质感,用上海话演绎的《繁花》,一票难求,这是真正表现上海普通人生活的作品。包括《白鹿原》,用经过改动的陕西话演出,观众基本上能听懂,只有这样才能表现陕西普通人的情感。”

      (本报记者 苏丽萍)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