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纬45度,中国吉林,查干湖。
“呼来——呼来”,沿袭了数辈的仪式古老而神秘;“出鱼喽”,湖边回响着老渔把头雄浑的呐喊。这就是查干湖冬捕。
北方的冬季,因冰雪和严寒而沉寂;查干湖的冬季,则因冰雪和严寒而热烈。
落下第一场雪,冬捕的准备工作便热火朝天地开始了,修补渔网、喂肥马匹、整理工具、配齐装备……一桩桩、一件件,充满仪式感的劳作让查干湖畔的小渔村充溢着喜悦。
渔把头迎着凛冽的风雪,在查干湖广阔的冰面上观察冰层、辨别风向,探寻那厚厚的冰面下神秘的自然密码。这一切,关乎冬捕的收成,更是对渔把头猎捕技艺的考验。
“把头”,蒙语是英雄的意思。渔把头,是渔猎部落的灵魂人物,犹如身怀绝技的工匠,凭借一双眼一双手一颗心,凭借漫长岁月的艰苦历练,将查干淖尔的冬捕技艺传承下来。
大皮袄、棉靰鞡、狗皮帽子、红腰带,随着时代的进步,渔工们的装束也悄然发生了改变。那一身行头,不仅要抵御严寒、便于劳作,更要彰显一种神秘且神圣的仪式感。因为,对于查干湖畔的渔猎人来说,传承千年的冬捕已经不仅仅是一种生产劳作方式,更是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风卷地,冰冻三尺,每年12月末,当气温降到最低点,冰层厚度达到40厘米左右,查干湖便迎来了大规模冬捕的黄金时间。渔把头一声“上冰喽”,犹如出征的号角,在茫茫的冰面上浩荡传来,一场冬日渔猎盛宴如期而至。
沉睡的雪野苏醒了,寂静的冰湖沸腾了——备下“九九礼”,吟诵《祭湖辞》,跳起萨满舞,畅饮壮行酒……隆重的“祭湖·醒网”仪式打破了冬日的沉寂,渔猎部落用最朴素、最虔诚、最热情的方式,表达最美好的祝福与期待。
冬捕的日子,每天的劳作从凌晨开始。
马蹄声声叩击着冰面,车轮滚滚碾压过雪野。勤劳的渔猎人犹如出征的战士,在茫茫夜色中组成一支神秘的队伍,向湖中心一路挺进。雪皑皑,风萧萧,旗猎猎,零下二三十度的低温,四五十人组成的渔猎团队,七八个小时的冰上劳作——一项繁复而严谨的工作开始了。
渔把头插好大旗,画出“网窝子”,渔工们找准方位,用冰镩凿出三尺长二尺宽的下网口,沿着出网口方向,每隔15米凿出冰眼儿。“生态如生命”,为了避免污染,所有的操作拒绝使用现代工具。渔工们要举起十几斤重的冰镩,一下一下地凿透40厘米厚的冰层,全凭一双臂膀、一腔气力。中国最后的渔猎部落坚守着最原始、最传统、最质朴的渔猎方式,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崇。
穿杆带动大网徐徐入水,走钩伸入冰眼拉动穿杆向出网口方向缓缓移动,马匹拉动绞盘助大网一臂之力,在冰下形成一堵严实的“墙”,因为网眼比寻常渔网大了一两寸,所以生长期超过5年的大鱼入网,小鱼则可以穿“墙”而过回归圣湖,循环往复,实现渔而不绝、绵延永续。这看似不经意的改变,体现了查干湖人的生态意识。冰层下,借助马匹、绞盘和绳索的拉动,绵延千米的大网安静地展开,一路劈波斩浪、稳健前行。
“出鱼了!”在一阵阵欢呼声中,一幅冰湖腾鱼的壮美画卷呈现在人们面前。
“年年有鱼,富富有余。”昔日贫困、荒芜的村庄,如今成了“中国最美渔村”,成了水流银、土生金的“聚宝盆”……鱼腾冰湖天下醉,这是属于渔猎部落的丰收的喜悦,是大自然对劳动者丰厚的馈赠。
正是源于一代又一代人对劳动的尊崇,查干淖尔实现了一次次完美的蜕变和华丽的转身,从而迎来一个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春天。
(作者:林 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