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4日 星期五

    《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前)》发布

    北京冬奥会将全面实现碳中和

    作者:本报记者 王 东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14日 09版)

        1月13日张家口冬奥村启动闭环管理进入赛时状态。图为2021年12月30日拍摄的北京冬奥会张家口冬奥村(冬残奥村)。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摄

      【北京冬奥 我们来了】 

      在国务院新闻办1月13日举行的“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绿色冬奥和可持续发展”发布会上,北京冬奥组委发布了《可持续·向未来——北京冬奥会可持续发展报告(赛前)》(以下简称《报告》),总结了冬奥筹办中可持续工作的阶段性进展。北京冬奥组委总体策划部部长李森在会上表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场馆,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北京冬奥会将全面实现碳中和。

      《报告》分四个章节,分别是“北京冬奥会可持续性管理”“为冬奥会打下美丽中国底色”“为区域发展增添动力”“为社会进步凝聚力量”。

      国际奥委会和残奥委会均对《报告》给予了高度关注,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和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分别就《报告》的发布发表了祝贺视频,对《报告》披露的内容高度评价。

      巴赫表示,正如报告所述,北京冬奥会正在助力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向世人展示面向未来的、更加可持续的解决方案。北京冬奥组委在国内外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参与之下,成功将国内外各方对可持续性议题的关注提高到新的层次。

      帕森斯表示,这是一份内容丰富翔实、充满可持续性亮点的报告。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筹办促进了当地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并必将通过让残奥运动员实现体育卓越,从而激励和振奋世界。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的国家战略,也是奥林匹克2020议程三大主题之一。李森表示,自筹办以来,北京冬奥组委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会同北京市政府、河北省政府及相关方面联合研究制定了《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可持续性计划》,确定了“可持续·向未来”的愿景,以及“创造奥运和地区可持续发展新典范”的目标。6年多来,三方努力把绿色办奥理念落实到筹办工作全过程,形成了一批可持续成果。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建立可持续性管理体系。冬奥会筹办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标准化、体系化的管理。北京冬奥会在奥林匹克历史上第一次把“大型活动可持续性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社会责任指南”三个国际标准进行整合,建立了北京冬奥组委可持续管理体系,利用这一体系,对主要场馆、50多个业务领域的可持续工作进行有效管理。

      二是打造生态赛区。针对雪上项目主要分布在山区的情况,采取措施从设计源头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规划设计前进行了植物本底调查,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从避让、减缓、重建、补偿等方面确定了保护措施。多种途径收集、储存和回收利用雨水和融雪水,高效利用水资源。通过种种措施,守护了赛区的青山绿水,实现了“山林场馆、生态冬奥”的目标。

      三是严格实施低碳管理。充分利用北京奥运会场馆,从源头减少碳排放,建设低碳场馆,所有场馆都达到了绿色建筑标准,4个冰上场馆使用了新型二氧化碳制冷剂,建成超过5万平方米的超低能耗示范工程,全面使用低碳能源,赛时全部场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构建低碳交通体系,节能与清洁能源车辆在赛时车辆中占比超过八成。在此基础上,积极拓展碳补偿渠道,北京和张家口两地政府将林业碳汇捐赠北京冬奥会,多家合作伙伴也为北京冬奥会赞助了碳中和产品,通过这些措施,北京冬奥会将全面实现碳中和。

      四是促进城市和区域发展。北京冬奥会筹办的6年,也是北京、张家口两地快速发展时期,京张高铁、京礼高速建成通车,路网体系更加完善,实现了交通设施相连相通;两地协同治沙、治水、治气,区域环境明显改善,实现了区域环境联防联治;基础性公共设施加速布局,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实现了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五是筹办成果惠及民众。提升群众的生活品质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冬奥会筹办的应有之义。6年多来,借助冬奥会带来的发展机遇,京张两地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加快建设,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升,冰雪及相关产业发展为群众带来更多就业,人民生活更便利,发展机会更充裕,民众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加,冰雪运动普及发展带动全民健身,塑造健康生活方式,无障碍环境改善,包容性社会全面加速,促进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志愿者服务蔚然成风,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

      (本报记者 王 东)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