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心呵护城镇“微细胞”3】
锅盖一揭开,随着热腾腾的蒸汽,生煎包的焦香味扑面而来。等在店门口的老顾客高声叫道:“唐八仙,来10个包子!”
“好嘞,这是刚煎出来的包子,色香味美!”店老板“唐八仙”熟练地用铁铲翻起几个黄澄澄的生煎包。
唐春洪今年76岁了,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泗安镇菜场边新开了家“唐八仙包子店”,当地老熟人都喊他“唐八仙”。
只个把小时,十几锅包子被一抢而光。包子怎么卖得这么俏?按他的说法:“肉是包子心,人要有良心。”
“我3岁得了小儿麻痹,不能干重活。在政府支持下,开了包子店,生意一天比一天火爆。”“唐八仙”乐呵呵地说。
顾客多了,“唐八仙”也有烦恼。“前段时间疫情,招不到小工,我急得直跺脚。多亏了镇里考虑周到,安排几位志愿者来帮忙,他们每天从清晨忙到中午,一下子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留工稳岗、补贴福利、金融扶持……享受到看得见的政策,“唐八仙”感叹,这暖心也实在!店里领到了政府发放的1000元补助金,外地员工还领到了“就地过年大礼包”。
不久前,店里的两名小工因一次性补缴社保费用,急需16万元,他就找到当地农行。“对方很支持,没几天,贷款就放下来了,利率很优惠。”
最近,“唐八仙”带着徒弟准备新开一家店,刚租好门面,泗安镇民政办主任、残联理事长李兵太就上门来了。“从营业执照到健康证,都帮我包圆了,不用我操一点心。”“唐八仙”说,残联就像是“娘家人”,店开在哪儿,服务就跟到哪儿,“还给了3000元的创业补助金呢!”
(本报记者 陆健 本报通讯员 谢尚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