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的同学们忽然发现,日日走过的花津河畔九曲桥上一个亭子多了个匾额:明德亭。
12月26日,为致敬安徽师范大学学生德育研究会这个三十年来“燃灯”不息、热度不减的学生社团,学校将通往教学楼必经之路上的这个景观亭命名为“明德亭”。
一个学生社团何以三十年弦歌不绝,而且越来越受追捧?
30年间,上万名会员在这里论道明道;30年,无数学子又走向四面八方开枝散叶,传承着可贵的燃灯精神。
如今,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的德育研究会已经成为安徽师范大学研究德育政策的“思想库”、盘活德育工作的“资源库”、热心德育研究的“专家库”、体验德育实践的“项目库”。一代代学子用实践证明,用心播下德育的种子,就一定会开花结果。
以德育德:润物无声提高“抬头率”
30年前,路丙辉还是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的大三学生,是一个对人生、对自我有着很多批判和思辨的“问题学生”。
幸运的是,路丙辉的这些问题在《人生哲理》这门课上得到了全国优秀教师钱广荣先生的解答。钱老师支持他发问,倾听他的想法,耐心跟他对话,深入浅出的教学方法让他和同学们格外喜欢。儒者风范影响着路丙辉,1991年3月19日,路丙辉创办了学生社团“学生德育研究会”,和同学们一起探索精神空间、探寻传统文化中的“道”与“德”。他要用从钱老师那里获得的答案去解更多人的惑。
路丙辉没有想到,一位老师、一个社团,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1992年,路丙辉毕业留校,成了一名专职思政课教师。德育研究会成为他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的同仁们开展思政教育的重要辅助平台。
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社团里开展活动实践……课程组的指导老师们为德育研究会提供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德育研究会成为思政课理论教学与学生学习成长之间的桥梁。
“如果说思政课是对学生思想进行整体塑形,德育研究会就是对这个塑形的进一步剪裁和修饰,社团构建的师生互动、朋辈互助、理实互融的成长空间很受学生欢迎,对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矫正学生思想变形、心身扭曲、行为走样等细节方面,作用明显。”《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教师牛菲说。
如今,路丙辉已经成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最美思政课教师,他所创办的“丙辉漫谈”,30年来开讲350余场,现场观众达6万余人次,成为德育研究会最受学生追捧的招牌社团活动。“如果没听过路丙辉的思政课,等于没上过安徽师大。”这已成为安徽师大学生的共识。
路丙辉延用当年钱老师教导自己时用的“师生问答”形式,把每次“丙辉漫谈”上学生提问的小纸条贴成了一本本厚厚的《问题书》。“人生的意义是什么,大学的价值在哪里,我为什么要做更好的自己?”当他反复看到这些曾经也困扰过自己的“高频”问题时,更坚定了他要把“丙辉漫谈”办下去的决心。
近年来,路丙辉先后开发了网络版和手机版的“丙辉漫谈”,累计回答学生的问题20余万字。网站阅读量年点击量近百万次,微博阅读量过2000余万次。
“思政课上学生愿意把头抬起来,人生路上学生愿意把话聊下去,这就是他们对我最大的信任。我特别骄傲的是,学生们聘我为德育研究会的终身指导教师,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殊荣’。”路丙辉说。
以行修德:德育园催百花开
2020年,一个名为《网贷风波》的小品出现在安徽师大多个学院的双迎晚会上,这是德育研究会“艺德园”的同学们自编自演的节目,在社团主办的相声小品大赛中荣获一等奖后,频频受邀演出。贴近生活的题材、诙谐幽默的表演,让同学们在开心一笑中领会了校园贷的危害和风险。
2021年4月,德育研究会“武德园”组织了第14季“文化苦旅”毅行活动,在赭山公园瞻仰戴安澜烈士墓、在滨江公园了解芜湖海关的历史变迁、在十里江湾公园感受城市的发展规划,近25公里的徒步观摩不仅是思想上的升华,更是对意志品质的磨炼。在疫情之前,会员们还曾骑车环游长三角地区13个地市,从芜湖徒步前往南京、巢湖、滁州等地,行程2000余公里。
“放飞理想”演讲比赛是德育研究会“论德园”连续14年开展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面向全校新生。“班级海选、分校区预赛、现场决赛,赛程历时3个月,受众覆盖千余人,全部由会员自行组织。但我会在活动结束后跟会长各写一份总结,跟大家一起交流活动中的经验与收获。”《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负责人陈勇说。
德育研究会根据专业与德育相结合的特点,开辟了习德园、文德园、礼德园、美德园、管德园、理德园、工德园等14个德育园地,共同遵循“悟道习德、育己树人”的宗旨,各有专属会员和品牌活动。而社团创立之初的兴趣小组,就是它们的雏形。
“德育必须和学生的专业学习紧密结合起来,才可能起到烘托和推动作用,才能取得实效。”路丙辉和会员们共同探索,从2009年开始建立“德育园地”,将专业学习与德育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专业学习过程中有效揭示专业中蕴涵的德育内涵,形成各具特色的浸润式育德模式。
在“知德园”与“党建+石榴籽”菁英班的同学共同举办民族风情展,在“西德园”与外教老师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及价值根源,在“师德园”与各专业的师范生比拼师范生技能,在“爱德园”慰问抗战老兵、退休老师……所有的德育园地由会员根据兴趣自创、凭借活动引流,各专业课程思政的效果都能在这里看到明显的回应。
“‘德育园地’让专业成为德育载体,是推进思政教育融入专业学习的有效举措。”安徽师大德育研究会第十四届会长、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党委副书记黄友生说。
以教养德:一轮月伴满天星
“生活要有情趣、学习要有进步、工作要有成绩、为人要有爱心、一生要有作为。”30年来,这句话始终鞭策着路丙辉和他的同事们,也影响着更多的学生理解德育并愿意探索德育。
“德育研究会的核心价值在于,打破了传统思政类学生社团以教师宣讲和理论学习为中心的模式,建立了教师指导、学生为中心的运作方式,学生在社团中交流意见、参与活动、展示自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了自我成长。”校团委书记汪凯说。
从懵懂入门到坚定理想,从跟随参与到主动设计……德育研究会第二十七届会长周明鹏同学说:“在德育研究会的7年,是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到确定职业理想的7年,也是从崇拜路老师到想要成为路老师的7年。”
而这,也是众多德育研究会成员的心路历程。30年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组的全体思政课教师和路丙辉老师一道,成为一轮明月,始终陪伴着如满天星斗般的上万名德育研究会的会员学生。
曹克亮是路丙辉担任辅导员时的学生,成绩倒数、桀骜不驯,对辅导员的期待就是“不要管我”。“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路丙辉说,他把曹克亮带进德育研究会,时常就找他聊天。终于,曹克亮在与路老师一次次的人生畅聊中找到了考研这个目标,研究生毕业后,曹克亮成了中国计量大学的思政课教师。他模仿“丙辉漫谈”开设了“克亮漫谈”,“克隆”路丙辉带着学生毅行,在学生中发起“克亮暴走”。“所有的德育实践都是为了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曹克亮说。
如果说德育研究会是一个代际传承的舞台,路丙辉和他的同事就是照亮舞台的“燃灯者”。
第二届会长张贺京将儿子张奎文送进自己的母校,张奎文主动加入德育研究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担任副会长并继续攻读硕士;第十一届理事长孔读云成为南京市三江学院“最受欢迎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
“站稳站好思政课讲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德育浸润学习生活实践,是安徽师范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三个重要渠道,德育研究会有效地将这三个渠道打通融合,并对学生‘拔节孕穗期’的思想引导起到了不可替代的栽培和雕琢作用。”安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胡朝荣说。
(本报记者 常河 本报通讯员 田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