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3日 星期一

    珍珠与大潮:深圳最后的村庄

    作者:乐 正 《光明日报》( 2022年01月03日 08版)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诞生了太多的奇迹,涌现出太多的英雄。多年来,记录奇迹和英雄的文字可谓汗牛充栋。对于深圳这本大书,该怎样进行解读?我觉得,既要有高屋建瓴的宏大叙事,也应该有细致入微的个体观察。从这样的角度来说,吕十立、邹小辛著《最后的“珍珠”——深圳大鹏东山村调查》一书有着特别的价值。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之前,居住在这片土地上的人可以称为“原住民”,其中绝大部分是农民,生活在村落里。2003年,深圳推进全面城市化的时候,全市共有村落2000多个。其中,1992年特区内的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个区,有200多个村落、4万多农民完成了深圳第一次农村城市化变革;2003年,覆盖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27万农民的第二次城市化也顺利完成了,深圳成为中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现代都市。

      深圳的原住农民,是一个应该被关注、但是往往被学界忽略的群体。本书的作者通过对深圳大鹏湾东山村长达三年多的深入调查,记录了村里人的生活现状,村落的流转变迁,特色文化的传承保护,补上了深圳老村历史记述缺失的一环。作者采用了纪传体的写法,讲述一个个村民的真实经历,通过普通人的命运展现一个老村的不同侧面,同时也折射时代变迁。林奶奶的乐观坚强、老书记的豁达洒脱、水根叔的刚正不阿、洪叔的力道精巧、李马发的灵性虔诚、林文高的精明强干……这些人物又涉及到一系列重大节点和事件。可以说,书中每一个普通人的过往,都有着令人感动的神韵;每一个鲜活生动的故事,都镌刻着岁月的年轮。这些平凡的人们,同样是深圳“奇迹”的创造者。

      东山村在20世纪50年代曾经建有珍珠养殖场,是广东省级企业,风光一时。《最后的“珍珠”》也正来源于此。东山村是目前大鹏新区存留不多的老村之一,在《深圳市城市更新“十三五”规划》中,大鹏的大部分村落将被更新。若干年以后,东山村就真的成了“最后的‘珍珠’”。东山村一百多年的变迁,特别是近四十年来的发展,回响着一个城市急速前行的脚步。

      对于东山村人来说,他们最关心的莫过于土地。土地是东山村人的命根子,土地也是他们的体面和尊严,是他们生活的希望。深圳经济特区的前身宝安县,是一个边陲农业县。深圳的土地,原先都是这三十多万农民在耕种。深圳从建立特区初期的三十多万人,发展到现在的2000多万人,如何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个大问题。而有关土地的话题,从来就绕不开农民。进入新世纪,推进农村城市化,乡村集体土地成为城市国有资源,农民成为城市居民,只留下宅基地;近几年,城市更新加快,越来越多的宅基地上盖起了摩天大楼,村民上楼了。数十年间,以土地关系的改变为核心,老百姓的身份也随之变化,从渔民到农民,从农民到居民,他们的命运也随之改变。要深入认识农村,土地制度的变化是一把“万能钥匙”。扣住土地制度的主题,就抓住了农村问题的根本。

      在深圳这样一个高速前进的超大型城市里,如何保护好旧村落文化,发展好社区经济,切实改善村民生活?这是《最后的“珍珠”》的另一个视角。在现实中,如何处理好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是一个考验。一方面,生态保护需要与旧村落经济发展同步,这符合提升民众生活水平的目标。另一方面,需要处理好城市更新与保护传统的关系。这些年来,深圳的城市更新步伐加快,老村落在迅速消失,存留特色文化的任务显得更为紧迫。东山村有着丰富的文化传统遗存,建于明代的深圳离海最近的天后古庙,兴盛于清代的码头,清代的阁楼式建筑,客家、潮汕、疍家等多样的语言,敬拜妈祖的民间信仰仪式,被带到世界多地的甜茶……这一切,都急切需要保护、记录、梳理、提升、传承。

      当下,深圳的改革开放正踏上新的征程,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很有必要从多个视角观察深圳、分析深圳、理解深圳。《最后的“珍珠”》为我们打开了这样一个窗口。

      (作者:乐 正,系南方科技大学教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