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31日 星期五

    壮!燕赵大地展“新”颜……

    作者: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31日 01版)

      【年末我们交出这样的答卷(13)】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从有着约200万年古人类活动史的泥河湾,到有着3500年建城史的邢台;从雄伟壮丽的正定隆兴寺,到巍峨连绵的燕山山脉,河北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土地。

      人们更加关注,今天的河北,如何培育跨越赶超的发展新动能?如何提升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这三件大事,是党中央赋予河北的重大使命,更为河北发展带来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近日,河北公布了他们的年末答卷。这是一份不俗的成绩单:今年前三季度全省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9.7%,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26.9%,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名义增长9.3%……

    冬奥之新——

    邂逅一场“冰雪奇缘”

      “我们现在已经站在雪道上了,注意保持身体重心,一会儿我在前面滑,你听我的拍手声音。”每天的训练课,刘立和自己的学生交代完注意事项,自己一边慢慢滑,一边拍起手来,他的学生也跟了上来,循着老师的击掌声辨别方向。

      刘立是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生活管理处副主任、体育老师。在学校工作已经13年的他,这几年的工作内容与冰雪运动走得越来越近。2019年,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成为河北省首批校园冰雪运动特色校之一,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国家级的冬季运动比赛中摘金夺银。

      不仅仅是在校园里,冬奥会筹办的重大机遇也推动着冰雪运动热潮持续在全社会涌动。

      “赶冰雪大集去咯!”

      冬日里,一辆又一辆的冰雪大篷车陆续发车,已开进河北全省1万多个行政村。陆地冰壶、滑雪机、陆地冰球……广大乡亲们在家门口就能参与冰雪运动,冬奥带来的热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据中国人民大学体育产业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统计,今年河北省参与冰雪运动的群众超过3000万人。

      因冬奥而兴,与冰雪结缘,河北努力打造冰雪产业强省的步伐走得越来越坚定——几年间,河北全省建成室内滑冰馆超200座,各类滑雪场馆超100个,冰雪场馆数量居全国首位,冰雪产业已成为拉动张家口乃至河北全省经济增长的重要一环。

      “冬奥之约”越来越近,筹办工作也在跑秒计时。在去年底张家口赛区76个冬奥项目全部完成建设任务的基础上,今年以来,河北坚持高标准高质量,狠抓各项筹办任务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筹办任务,确保冬奥会如期顺利举办,努力为举办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奥运盛会作出积极贡献。

      8月,张家口赛区奥运村具备入住条件。10月,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测试赛(张家口赛区)运行指挥部正式启动。11月,张家口赛区8个临时交通场站全部建设完成。河北不断细化安保、交通、住宿、餐饮、医疗、志愿者等领域工作,精益求精,全面提升赛会服务保障水平。编制全省冬奥安保总体方案和相关方案预案;编制张家口赛区整体交通基础设施和交通组织方案;积极推进张家口赛区冬奥保障酒店建设和服务能力提升;高标准高质量遴选推荐河北省供奥餐饮原材料备选供应基地,精心打造“崇礼菜单”;在全省范围内组建了800余人的医疗保障团队;优中选优储备培养冬奥志愿者……

      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河北的这场“冰雪奇缘”还在不断演绎。

    雄安之新——

    营造一座“未来之城”

      舟动、苇摇,冬日的白洋淀烟水茫茫。

      在雄安新区雄县七间房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骨顶鸡和绿头野鸭聚集在淀上,觅食、戏水,从水面飞起的鸭群在空中盘旋,呈现万鸟翔集的生态画卷。

      随着白洋淀生态功能加快修复,水质持续改善,万鸟翔集蹁跹起舞的壮观景象越来越常见。最新观测数据显示,白洋淀野生鸟类总量达230种,较雄安新区设立之前增加了24种。

      飞鸟也是乡愁。当地居民儿时记忆中的白洋淀渐渐回来了。

      伴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一度污染严重的白洋淀迎来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生态治理。通过生态补水、专项整治和修复,白洋淀8个国考点位、4条主要入淀河流及上游流域50个河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为近10年来最好水平。

      不仅仅是白洋淀生态治理,雄安新区这座“未来之城”,每时每刻都有新变化。通过卫星视角俯瞰夜晚的雄安,一道“地上银河”显现。2018年至2020年,新区年度卫星夜光总量增长率分别为6.42%、13.37%、52.12%。

      坚守“雄安质量”,是雄安新区的建设理念。今年以来,新区的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速。5月,随着京雄高速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工程建成通车,雄安新区“四纵三横”对外高速公路骨干路网全面投用。容东、容西、雄东等片区进入稳定开发期,启动区、起步区建设也快速铺展开来。截至今年10月底,雄安新区高标准实施17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6000多亿元,累计完成投资近3000亿元,新区城市雏形和形象加快显现。

      建设提速的同时,新区承接项目也在今年加快步伐。中国卫星网络集团和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两家央企总部先后在雄安注册。目前,央企在雄安新区设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100余家,中关村科技园等一大批高科技项目正加快落地……

      “人民城市为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着力解决百姓关心、涉及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是“雄安质量”的另一种诠释。

      弥补历史欠账缩小差距,并高起点做足增量。京津冀名医、名校纷纷入驻雄安,与三县原有的学校医院进行结对帮扶。容东片区还成立了雄安容和教育总校,统筹管理辖区32所新建学校,涵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

      河北省委常委、副省长,雄安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张国华说,雄安新区将围绕加快形成新形象、建设新功能、发展新产业、聚集新人才、构建新机制的“五新”目标,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敢于担当、团结奋斗,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推进新区建设发展,加快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的典范城市。

    协同之新——

    铺展一幅“合作画卷”

      “双城工作”,原以为是苦,现在却体味到其中之乐。

      每周五上午从北京到保定病区出门诊,下午五点返回。北京儿童医院郑胡镛教授如今已习惯了“双城上班”的工作节奏。“跨省托管”六年来,像郑胡镛一样,北京儿童医院专家七千多人次下沉至保定,帮助保定培养起一支高水平医护队伍,接诊了一大批疑难病患者。

      时空距离越拉越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今年1月,京哈高铁北京至承德段正式开通运营,京承两地轨道交通运行时间从近4个小时,缩至最短52分钟,承德全面进入“首都一小时交通圈”。

      5月,京雄高速河北段、荣乌高速新线、京德高速一期等三条高速同步通车运行,雄安新区实现与北京市中心城区直达,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直通,与天津港、黄骅港直连。

      6月,北京与河北之间首条跨省地铁线路北京地铁22号线(平谷线)河北段正式开工建设。9月,京唐铁路开始正式铺轨,开通后从北京通州区到河北燕郊仅需要10分钟。

      交通网织得越来越密,曾经的“断头路”已成通途大道。

      看得见的是脚下的路网、头顶的蓝天,看不见的,则是三地愈发紧密的产业链。

      位于固安县的永定城(京津冀固安国际商贸城),正在精准承接北京服装产业转移入驻;在怀来县,已有秦淮、软通动力、阿里巴巴、华为等66家数字经济头部及上下游企业落地投运;北京·沧州渤海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目前已汇聚了华润双鹤、石家庄四药、天津医药集团等知名药企,已成为京津冀重要的医药特色产业集群……目前,河北累计承接京津转入法人单位近2.8万个、产业活动单位超万个。

      更深刻的变化,则是思维的进一步改变和体制机制的不断创新。

      今年8月,在位于北京总部的办公室里,北京宏鑫隆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张瑞雪参照怀来县税务局发放的《省内外跨地区经营建筑企业电子税务局操作说明》,登录河北电子税务局,进入跨省异地电子缴税模块,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跨区域涉税业务。再不用耗费精力和时间驱车上百公里往返于北京和怀来之间,更不用担心影响企业与甲方结算工程款,张瑞雪心里满是欣慰。

      河北试点跨省异地电子缴税业务后,通过“信息铺路、数据搭桥”,为京津冀之间与日俱增的跨区域经营业务提供便利。为服务入驻企业,沧州经济开发区税务局推行纳税服务全程跟踪制度,不仅专门设立“京津迁企业服务工作室”,还建立了京津冀政策速递通道,为京津迁企业推行“套餐式”服务,帮助企业及时掌握政策信息,推动地域间政策信息互通,增强政策透明度。

      身处京津冀协同画卷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溢满百姓心间。在家门口上好学、就近享名医诊疗已成为现实。京津优质学校在河北设立分校31所,河北400多家医疗机构与京津开展合作项目超过500个,京津30家医院纳入河北医保定点范围。“民生红利”在区域间不断释放。

      已见繁花结硕果,更立壮志谱新篇。当千载难逢的机遇优势加速转化为发展优势,燕赵大地的别样风华正不断展现。

      (本报记者 耿建扩 陈元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