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言】
据媒体报道,由于新能源车冬季充电频繁,一些地方出现了“公共充电桩基本靠‘抢’,车主凌晨4点起床抢充电桩”的现象。
与此同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78万辆,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238.5万台;而1月至11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99万辆,其推广应用已经进入快车道,但全国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仅为70.4万台,明显相对滞后。尤其在充电需求上升的冬季,这一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在新能源车推广应用起步阶段,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出现一定的滞后,有其客观原因。但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较多,以充电桩为代表的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进度却与新能源汽车的增速落差有扩大之势,这就必须引起警惕。
一方面,数百万新能源汽车车主面临充电难或充电不便的烦恼,已是一道实实在在的民生难题,关系无数车主和家庭的生活体验,必须引起重视;另一方面,当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达到一定基础,像充电这样的最基本问题依然无法得到解决,难免影响到消费者的预期,以及对新能源汽车普及的信心。因此,无论是从民生层面,还是从扩大消费,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角度,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都宜早不宜迟。
要缓解新能源车充电设施的供需矛盾,增量和存量的改进都必不可少。增量方面,要加快新建步伐,做到配套基础设施的普及速度大于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速度,如此才能确保车主的使用体验不断改善,进一步增进社会对于新能源车的认可。存量方面的改进,则主要体现在提升充电桩建设的布局合理性,以及充电设备的适配性。这要求充电桩建设既要重数量,也不能忽视质量,真正以需求为导向,提高布局合理性和使用效率。
(原载于《新京报》 摘编:项锋、杨心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