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境观象】
中国园林艺术历史悠久,以诗文立意,以画境布局,是由文学、绘画、戏剧、书法、雕刻以及建筑等要素构成的综合艺术,因其精妙独特、妙合自然的构景造园而著称于世。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在本质上反映了“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
唐代白居易在《庐山草堂记》中以一句“仰观山,俯听泉,傍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将园林景物之繁盛描写得淋漓尽致;宋代苏舜钦的《沧浪亭记》则以“澄川翠干,光影会合于轩户之间,尤与风月为相宜”生动阐述了园林造景与自然风物和谐统一的审美境界。亭台轩榭、曲桥飞廊、云墙月洞……古往今来,园林中赏心悦目的山水图卷寄托着文人墨客们的精神诉求,更成为雅士聊以慰藉的心灵栖息地。
自唐宋以降,无论是“以园入画”还是“以画入园”,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书画艺术逐步成为彼此关联的文化系统。在中国逾千年的传统绘画中,“园林”是极为重要的创作母题,为历代名家反复描绘。传统雅集图、行乐图、别号图、纪游图等,园林皆为背景,画家将士人养德润身、坚定志向的抱负抒写于山川图景中,承担起了建构理想人格的重要使命。所谓园林绘画,既非想象的产物,亦不是对园林景致的实录,而是画家以山川胜景、湖石花木为依托,运用独特的绘画语言和技法,经过选择和取舍,对心中的图景进行的再现。然而,如何以当代视角审视和表现传统园林,创作出与新时代同行且兼具个人独特语言的园林绘画?这成为北京画院画家群体思考、实践与探索的方向。
在近日举办的“居幽采真——北京画院园林主题作品展”上,65件(套)园林主题美术作品,与园林实景原境、画家思考感悟以及古人所作园诗、园记等相互映衬,全面而立体地为观众呈现出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心中的那片“桃花源”。
八角石窗旁,古意盎然的盆景松竹疏密有致,在光与影的交叠中呈现出秀美典雅、幽深无际的律动之感;沿着走廊前行,“延月”“引玉”“听雨”,每穿过一个洞门,都开启了一个崭新的诗意空间……若不是墙上清晰呈现的引导标识和文字信息,观众也许会以为自己正置身于一片清幽宁静、古朴雅致的中国古典园林之中。而展墙上一幅幅精美的画作,则如同一扇扇镶嵌于“园中”的窗,为观众打开去往画家心中妙境的通路。
张仁芝的《琼岛之春》描绘了“燕京八景”之一的“琼岛春阴”所在的北京北海琼华岛。画家独到的观察视角赋予了作品别具巧思的构图样式。画面前景中,丝丝绿柳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纵贯整个画面。透过柳丝形成的“帘幕”眺望对岸,琼华岛上的红墙、白塔与绿树相互交叠,又同时在画面下方氤氲成团团墨迹,化作水中倒影。驻足画前,春日的温暖与蓬勃通过灵动的笔墨透溢而出。
与远景描绘的宏阔大气相比,对园中雅致景物的细节刻画,最能让观者身临其境般感受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园林意趣。李雪松的《朱颜国色》与牛朝的《素园风清》分别聚焦了园林造景中的两大要素——植物与山石。在园林的营造中,柔美丰盛的植物可以衬托山石之硬朗,凸显其气势;错落山石的辅助与点缀可以让植物显得更加富有神韵,两者相得益彰,则能够营造出丰富多彩、充满灵韵的景观。在李雪松的作品中,不同的矿物质色的巧妙运用,营造出竹林枝繁叶茂的层次感,近观细节,每一片竹叶都依据其所处位置的光影特点产生青与绿的巧妙渐变,红花点题,金色作底,华贵之气油然而生。牛朝笔下的石有着独特的韵味,山石勾连、树木参差、路径回环。在画家看来,园林叠石的置陈与山水造境相若,皆是在皴擦点染间生出新境,并在湖石间隐现大岳之风烟,沟壑之流泉。
漫步展厅,步移景异,园中有画,画中有园。我们可以徜徉于庄小雷的《杭州西泠印社》中,观树影重重,赏锦鲤跃动;可以静坐于湖边,在马琳的《雨声》里品味大自然的悦耳音符;还可以走进曹达立的《御花园初雪》,感受万籁俱寂的宁静时刻……苏州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环秀山庄、网师园,无锡寄畅园、惠山古镇祠堂,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兰亭,厦门园林植物园,温州雁荡山、英雄故居等名胜古迹,其优美的景致和深厚的历史底蕴,成为画家们创作、研究的灵感源泉。心怀古意,深扎园林,静观细察,画家们带着真实的情感体验进行创作,其中既有古人造园动静结合的景观描绘,也有对于园中景致的特别关注;既有寻迹故园、追忆生命流逝的情感记录,也有打开思绪、拓宽创作维度的精神表达;既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结合对比的直接表现,也有写生与创作笔墨语言的探索和转译。这些作品不仅表达了画家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形象认知,更具象化了当代人心中对“桃花源”的向往。
“居幽采真”,取自《庄子·天运篇》。在古代,道德修养达到至高境界的人,往往能够顺应客观,无拘无束地遨游于山水之间,自由自在地生活于园圃之中。“采真”意为顺乎自然,画家们走进园林,寻的是自然之天趣、传统之本真,他们画下自己心中的园林,则是希望传达古代文人士者们沉浸于一方园中天地,遁心自然,与清风明月相伴的那份心境与志趣。
(本报记者 荣 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