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3日 星期四

    冯骥才等作家获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

    作者:本报记者 韩寒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23日 09版)

      本报讯(记者韩寒)第十九届百花文学奖颁奖典礼不久前在天津举办。冯骥才、李佩甫、赵本夫、邵丽、李修文等作家作品分别获得短篇、中篇、长篇小说等多个奖项。来自《人民文学》《收获》《十月》《当代》等文学期刊的18位编辑获得编辑奖。

      冯骥才的获奖作品《木佛》以物观人世,以忧患心见民间文艺的困境,以良知引发深沉反思。老藤的《忧郁的星期天》探讨法、理、情与欲望、道德的关系,在看似不相关的案件背后思考公共管理与人性的博弈。赵本夫的《荒漠里有一条鱼》既是苍凉雄浑的荒原史诗,也是深邃沉厚的民族寓言。宁肯的《火车》运用非凡的叙事能力,在解构与重建中,制造出悬疑的真实。范稳的《橡皮擦》对社会阶层、城乡等诸多问题进行了独特而深刻的思考。尹学芸的《补血草》通过家庭故事呈现历史的纵深感与厚重感。弋舟的《鼠辈》划开了人的情感与精神危机四伏的内里。鲁敏的《或有故事曾经发生》将社会关系构成的认识遮蔽层层剥开,使得完整回忆并重构生活成为可能。张楚的《过香河》以“浮世绘”见众生相,为北漂生活提供了新的书写经验。军旅作家董夏青青的《在阿吾斯奇》刚柔并济,成功地捕捉到家国情怀的具体情貌与手足之情的精神向度。穆涛的《中国时令的内部结构》行文疏密相间,雅俗同赏,字里行间蕴含着极具洞见的内心表达。李修文的《致母亲》在深情中透露出真知灼见,探究中国故事的新内容和讲述中国故事的新方法。熊亮的《万物如果开口说话》用文字的形式创造出中国式的纸上异境。游者的《至美华裳》在表达的高度节制中达到内在的精密、繁复和幽深。

      百花文学奖以遴选当代文学佳作为使命,其前身为百花文艺出版社1984年创立的《小说月报》百花奖,每两年进行一次评选。今年,为落实“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要求,特别增设“文化交流特别奖”,选出了陈毅达《海边春秋》、武自然《啊哈嗬咿》、光明日报文艺部《致敬英雄——2020抗疫报告文学集》三部代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优秀出版物。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