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9日 星期日

    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

    ——四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

    作者: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 2021年12月19日 01版)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有信心和抱负,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创作更多彰显中国审美旨趣、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反映全人类共同价值追求的优秀作品。”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指明工作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文艺工作者要立足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塑造更多为世界所认知的中华文化形象,努力展示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新篇章。

      身处伟大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有着充分的使命自觉,努力创作优秀的文艺作品,记录当代中国的波澜壮阔。今日之中国创作素材极为丰富,建党百年的伟大成就、脱贫攻坚的人类奇迹、抗击疫情的中国担当、五千年文明的厚重悠长,都是广大文艺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艺术源泉。关键是文艺工作者要俯下身子、迈开步子,创作出有深度、接地气、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优秀作品。

      创作出优秀作品,更要通过作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作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大国,中国故事不仅中国人阅读,在全世界也不乏受众。如何让中国故事更生动、更形象、更具感染力,也是今天广大文艺工作者的肩头重任。广大文艺工作者要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阐释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精神、蕴藏中国智慧的优秀文化作品。通过优秀的文艺作品,吸引全世界的读者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中国、理解中国。

      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文艺作品走向了全世界,纪录片、影视剧、网络文学等竞相出海,在海外引发了一波又一波“中华文化热”。这体现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显著提升,也促进了中华优秀文化和世界各国文化实现交流、碰撞,增进了世界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了解,有利于求同存异、增进共识。

      随着中国伟大实践的推进、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世界对中国的了解愿望更加迫切,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文艺工作者必须创作更多体现中国文化元素且被国际市场认可的文化精品,满足国际社会多层次、多样化了解中国的需求,把既体现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既立足中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作品创作出来、推介出去,让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收获更多“粉丝”。

      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在这方面,今天的文艺工作者同样大有可为。文艺工作者更要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在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提升艺术修养与创作能力。文艺工作者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同世界各国文学家、艺术家开展交流。要重视发展民族化的艺术内容和形式,继承发扬民族民间文学艺术传统,拓展风格流派、形式样式,在世界文学艺术领域鲜明确立中国气派、中国风范。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文化交流是民心相通的基础。中国人民历来具有深厚的天下情怀,当代中国文艺要把目光投向世界、投向人类。以文化人,更能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更易沟通世界。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当自觉肩负起时代重任,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时代风貌,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报评论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